每逢天氣轉涼或大病初癒,來碗熱熱的雞湯可以瞬間讓身體暖和起來。一名主婦在臉書發文分享,除了香菇、蛤蜊,自己燉雞湯時會加入1樣食材,讓湯頭變得更鮮甜,天氣冷喝了很舒服,貼文曝光後,就有內行網友留言表示「我也都這樣做」。
燉雞湯別只知道放香菇、蛤蜊!主婦放1食材「層次秒升級」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家常菜」發文表示,自己燉雞湯時,除了會加入蛤蜊、香菇、蒜頭、薑片、枸杞、蘿蔔這幾項常見食材以外,還會加入老菜脯,天氣冷了一喝就能暖身。
農糧署也曾在臉書分享老菜脯雞湯的做法,首先,先將白蘿蔔、菜脯切塊,老菜脯過水,水滾後先汆燙雞肉去除雜質,接著在電鍋內放入所有食材,外鍋2米杯的水按下開關燉煮,電鍋跳起後,再依個人口味加入調味料即完成。
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中午在豐原吃的鍋是老菜脯和蒜頭,白蘿蔔,加雞肉煮好湯,讚」、「現在純的老菜脯很難買了」、「十幾或二十幾年的老菜脯越老越香」、「老菜脯雞湯我也喜歡吃」。
事實上,老菜脯是由蘿蔔製成,潤肺止咳、暖身等功效,又稱「窮人版的人參」,做法為白蘿蔔切成長條狀,搓鹽出水,用石頭重壓逼出水分後通風日曬變成「菜脯」,在蘿蔔變成菜脯後,放入大甕中,加入粗鹽密封,靜待7年,適合煮湯或泡茶。
完整討論:《家常菜》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