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中專欄】櫻花盛開的麻煩事

2015-03-31 11:47
浪漫的賞櫻活動,竟帶來某些困擾。(圖/SteFou!@flickr)
浪漫的賞櫻活動,竟帶來某些困擾。(圖/SteFou!@flickr)

櫻花不再按照牌理出牌的開花日,對於外國人來說可能有一個想不到的困擾(除了要飛去賞櫻的旅人以外),但卻成了許多日本公司行號或生意人心頭上的麻煩事。

2015年3月29日,東京宣布櫻花滿開(盛開),成為全國最早進入櫻花「滿開日」的城市。月底的氣溫上看24℃,這是過往要到五月才會出現的溫度。隨著氣溫暖化的影響,這幾年東京櫻花滿開的時間,幾乎都比往年提早了一週左右。十年前,東京的櫻花大多在四月初開花,開花一週後的滿開日約落在四月的第二週間,前兩年,甚至異常的在三月中旬就滿開,結果四月都還沒到,櫻花樹已彷彿像是初夏新綠。

何時開花?提心吊膽的一群人

日本的公司行號或學校團體,習慣每一年都會在盛開的櫻花樹下舉辦「花見」宴會。但,賞櫻活動要在哪一天舉辦,可不是一兩天前就能決定的事。組織愈龐大的團體,牽扯的人事聯絡事宜就愈繁瑣,舉辦的日期就必須及早確定。

IMG_1919.JPG
全球暖化使日本的櫻花「滿開日」年年提早(圖/張維中提供)

早年櫻花開花日還有點規則時沒什麼問題,但這幾年連「櫻前線」的開花預報都一改再改,這可苦了各公司或團體中負責舉辦活動的幹事。負責辦活動的人提心吊膽的,每一年要開始籌辦花見宴會時,就得下注賭一把。日期確定了,隨時要在網上蒐集開花預報資料,若真的發現苗頭不對,得當機立斷決定更改日期。活動日一提前,所有相關的聯絡包括通知社內社外的參加者,以及預約餐點的聯繫等等都要重來。

當然,靠著賞櫻活動賺錢的商家,從販賣賞櫻便當的商家到賞櫻勝地擺攤的小販,以及餐廳的季節相關活動等等,對他們來說在尚未宣布「開花日」以前,懸而未決的狀態,都是一樁放不下心的麻煩事。以上還不包括擔心究竟天晴或落雨。

8580687194_ca8f7a3d7a_z.jpg
賞花對公司行號而言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圖/mrhayata@flickr)

花粉症、垃圾與禮節問題

櫻花盛開的麻煩事,還落在另外一群日本人的身上。那就是素來有日本國民病之稱的花粉症。日本將近有2500萬人患有花粉症,且逐年增加。花粉症的過敏原與櫻花無關,而是來自於杉木。戰後的日本因木材缺乏,在急需收成木材的考量下,大量種植了成長快速的杉木。如今卻因為林木業衰退,加上進口木材更為便宜,故導致杉木數量未有減少而產生過多花粉。

杉木開花後所發散的花粉,隨氣溫升高而益發傳播,恰好時間點就落在三月到四月的櫻花季。櫻花季節出門賞花,結果暴露在過敏原的外界中,花粉症狀便更為嚴重。為了避免花粉症惡化,如今帶著口罩去賞花的日本人愈來愈多,看在歐美人士眼中,倒成為賞花勝地的另一奇景。

不過,細數櫻花時節最麻煩的一件事,還是垃圾與禮節問題。每一年總有賞櫻客在酒後大聲喧嘩,垃圾亂丟,破壞公園設施的狀況。新宿御苑幾年前就明令,禁止攜帶酒精飲料入園賞花。靠近學校附近的賞櫻勝地情況更嚴重,不守禮儀的年輕人酒醉橫躺,周遭一片凌亂,簡直像是睡在垃圾堆裡。

IMG_1911.JPG
酒醉橫躺的年輕人(圖/張維中提供)

不少反中嫌韓的日本人士卻在網路上散佈言論,宣稱賞櫻環境的品質低落,均是來自於激增的外國旅客,指謫他們不懂得入境隨俗。上野公園是聚集最多外國賞櫻客的地方,然而實際訪問了在這裡長年擔任警衛的人,得到的答案則是:「截至目前為止,最常製造大麻煩的都是日本人。酒醉亂事、不在指定地點吸菸,或不顧周圍遊客的感受,玩起吵雜又誇張的遊戲等等。」

櫻花開了,各個公司與學校團體在歡慶的氣氛中迎向新年度。只有鮮少人會注意到的公園清潔工,哀怨地處理如山丘般的垃圾,以及清掃遊客讚嘆落花之美以後,從未想過是怎麼消失的滿地花瓣。 (相關報導: 大家說的「昭和氣息」到底是什麼?跟著京都咖啡館散步地圖一探究竟 更多文章

DSC07990.JPG
旅客留下堆積如山的垃圾(圖/張維中提供)

 

更多文章
捍衛國格 立法院:應直接向亞投行籌備處遞交意向書
陸媒專訪柯文哲:沒有人認為有「兩個中國」,一個中國不是問題
風評:暗夜爬窗 跨進亞投行?
分攤金欠繳 紀國棟、曾巨威列黨欠款黑名單
美國民調:1/5受訪者認為歐巴馬比普京更危險
百日民調 新北施政不滿意最高 柯P溝通協調最差
馬英九校閱潛艦看板 遭譏是「國王的潛艦」
台聯抗議M503、亞投行 再佔議場主席台
圓仔怕孤獨?美研究發現大貓熊享受群居生活
你知道比這樣路人會揍你嗎?8個會冒犯老外的手勢,出國別再比了!
綠反內閣制 國民黨:恢復閣揆同意權
航母殺手正式成軍 沱江、磐石軍艦接受校閱
王健壯專欄:柯文哲有兩個敵人
王金平備戰2016 基層抬轎來者不拒
朱王配加碼宋揆 藍營最強組合八字沒一撇
「後悔當副總統」 吳敦義為大選切割馬政府
觀點投書:南海主權該不該放棄?
朱淑娟專欄:三階限水原來是狼來了
觀點投書:歧視不在文字 而在文化
與中方無接觸管道 加入亞投行名義仍是謎
美國國家安全局總部遇襲 一死一重傷
國安局特勤中心意外 槍枝走火誤傷教官
日媒:習近平會面福田康夫未談歷史問題
法國地方選舉:保守派勝出 政治右轉
「慰安婦是販賣人口」 安倍言論惹議
吾爾開希觀點:摒棄『九二共識』此其時也!——與孫慶餘先生商榷
國安高層會議拍板 由國台辦代我提交亞投行意向書
女部長比男部長還多、41年前爸爸就能請育嬰假,來看看這個先進國家如何推行性別平權!
夜間公車、冬天鏟雪、學校功課、救護車接送...... 瑞典「性平政策」管很大
國民黨團結大戲? 馬:我非常認同朱立倫
壓力太大 爭議點不敢碰 政委完成房地合一稅審查
經濟部徵才只給20K 要求精通外語、周六上班
卡麥隆解散議會揭開英國大選序幕
『一帶一路』年貿易額可達2.5兆美元
漂流木衝撞立院 田秋堇與陳保基激辯
喬定陳致中 堵住謝長廷 陳菊「太強大」
核一、二延役黨政不同調 馬英九槓上李四川
KANO熱未消 甲子園歷史館台灣遊客破萬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但他們真的不是伊斯蘭國
表態 蔡英文:民意支持總統直選 內閣制無存在空間
1滴水用2次 政府投資152億發展再生水
不男不女、又男又女:瑞典中性代名詞「hen」,正式入籍官方辭典!
不堪連年虧損 中視確定將裁51人
香港學聯:以「命運自主」為綱續爭普選
啟程20天 陽光動力二號今抵中國
又是張慶忠 綠委抗議M503遭否決:歷史會記住你
新馬報章總結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國葬
烏茲別克大選 現任總統幾乎肯定連任
柯語錄遭批拍馬屁 柯P:寫得很對啊
人大官員:只能以中國立場理解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