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預備金」要準備多少才夠?專家曝必知的3大金錢觀:沒存會後悔

2022-08-15 15:43

? 人氣

如果有一筆緊急預備金在身上,總是會比較安心,也可以降低對金錢的不安全感。(示意圖/取自Pixabay)

如果有一筆緊急預備金在身上,總是會比較安心,也可以降低對金錢的不安全感。(示意圖/取自Pixabay)

多數人會趁著折扣優惠活動,購買各種物品囤積在家,以便不時之需;但卻很少有人會實際儲存適量金錢,以備不時之需。比起無法馬上變現的物品,金錢才是我們遇上緊急狀況時最好用的資源。與其囤物,不如囤錢來讓自己有確實的安全感。如果真的要囤物,也請你先好好地把該要存的緊急預備金存起來再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年臺灣金融研訓院的調查結果提到:「歷經逾半年的規劃及全國性電話訪查,描繪國人的金融生活面貌,以及量測國人金融風險抵抗力,涵蓋臺澎金馬共二十二縣市,共22061成功受訪者。有19.5%的民眾無法在一週內籌到十萬元,而15.5%連支應生活都有困難。」這指出一旦面臨突發狀況,不少人將沒有能力面對經濟上的負擔。

所謂的突發狀況,並不是要買衣服、買新手機錢不夠這類小事,而是自己或家人、寵物生病、遭逢意外、懷孕,或是被裁員,突然需要一大筆錢來支應的情況。這時我們可能會失去工作能力,少了收入來源。

人生處處有風險,雖然不一定會遇到,但如果有一筆緊急預備金在身上,總是會比較安心,也可以降低對金錢的不安全感。

對金錢的不安全感會消耗人的注意力,讓人不時分心為未來感到憂慮,自然就無法好好活在當下;甚至還會因為遇到無法承受的風險,瞬間智商降低,當下無法冷靜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選項。

有學員曾經跟我說,她不太敢花錢,因為她不知道手邊的錢到底夠不夠應付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所以每次花錢都讓她好有罪惡感,但卻不知道該怎麼辦。由此可看出在有金錢底氣的情況下,比較能冷靜地做出對自己或家人的人生最有利的判斷,像是主動離開不適合的工作、讓自己或家人生病時選擇適合的醫療資源等等。

緊急預備金跟退休金一樣,是每個人都需要重視,且必須花時間去累積的。其中,緊急預備金是最基礎的理財知識,也是最基本的理財門檻,但很多人往往不知其重要性。來找我做金錢整理(財務規劃)的人,有不少人在存好緊急預備金之前,就先開始進行投資。甚至還開財務槓桿(借信貸或是保單借款)來投資。

因為他們覺得與其存緊急預備金,放在定存也只能領不到1%的利息,不如拿去投資可以賺到6%,這樣才更划算。

但萬一臨時要用錢,有絕大的可能性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你必須馬上從投資的部分抽出一些錢來用。這時,你就有可能面臨賣在低點,錯過將來上漲的機會,也讓自己的投資計劃被迫中斷的情況。

如果你還沒存到緊急預備金,請不要直接越級挑戰投資,因為這有可能讓你面臨自己無法承受的風險。

緊急預備金是什麼?

緊急備用金必須是高流動性的資產,以便隨時提領使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