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現代汽車讓特斯拉如臨大敵,中國電動車也有可能辦到嗎?

2022-07-21 12:00

? 人氣

現代電動車的外銷經驗,能作為中國汽車品牌的參考嗎?(美聯社)

現代電動車的外銷經驗,能作為中國汽車品牌的參考嗎?(美聯社)

電動車是最重要的未來產業之一,全球幾家大車廠的目標,都是擊倒特斯拉,在電動車世界中搶佔一席之地。前陣子供應鏈堵塞、原物料上漲,影響出貨速度又侵蝕獲利,讓電動車面臨卡關窘境;隨著俄烏戰爭將油價推高到天際,越來越多消費者將目光轉向電動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需求增加、歐美電動車廠又卡關,是否為亞洲汽車品牌打開機會?先從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幾個品牌,以及他們近期發展看起。

《華爾街日報》原文:現代和起亞崛起為特斯拉頭號勁敵,給中國車企指路

特斯拉依然遙遙領先各個對手,在美國有將近70%的市佔率,而且在上海封控危機下仍交出56萬輛車。

大眾汽車在歐洲市場佔有領先地位。大眾耗資數百億從傳統汽車轉型成電動車,大刀闊斧進行內部改組、積極發展軟體業務,今年更傳出將在美國設廠。

福特汽車正在積極擴廠,去年宣布將與韓國廠商合作,在美國設立電動車組裝廠及三座電池工廠,是這家老牌公司百年來最大的單筆投資。今年更宣布要將電動車與傳統汽車業務拆分開來。福特的電動車款Mach-E很熱賣,在美國2022年消費者報告中擠下特斯拉的頂級車款Model3。

免費訂閱電子報連結圖

在世界前幾名電動車選手中,來自韓國的現代汽車是唯一一家亞洲公司,和子公司起亞(KIA)2021年推出的兩樣車款:Ioniq 5和Kia EV6,由於價格低廉,創下很好的銷量,共售出約25萬台電動車。雖遠不及特斯拉的56萬銷量,但受歡迎程度已令特斯拉將其視為競爭對手。

特斯拉Model Y最便宜一台要價6萬美元,Ioniq 5入手價約4.1萬美元,頂配才5萬美元,雖然軟體技術沒有特斯拉那麼先進,但根據用戶評測,在續航力、乘坐體驗上都與特斯拉不相上下。

美國汽車交易網站Edmunds洞察部門主管Jessica Caldwell觀察,在購買電動車時,比起品牌,誰先攻佔市場反而更重要。

現代汽車積極攻佔電動車市場,以2026年成為世界三大電動車場為目標,今年宣佈將投資55億美元,在美國喬治亞州興建專門生產電動車及電池的工廠,預計2025年啟用,每年能生產30萬輛車,是該州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發展項目。

產量緊接在現代之後的,就是中國電動車了。中國電動車是否能依循現代汽車的成功路徑,打開海外市場?

中國電動車過去以供應內需為主,但歐美國家電動車供不應求,為中國廠商打開了機會。比亞迪是中國最大車廠之一,中國市占率超過25%,跟特斯拉差不多時期就開始投入電動車發展。巴菲特麾下的波克夏公司握有比亞迪超過8%股權,而且為波克夏賺了40倍的利潤。

吉利則與瑞典子公司Volvo於2021年推出高級電動車品牌「Zeekr」,與特斯拉競爭的意味很明顯。

中國電動車的優勢在於強大的電池供應鏈。目前全球電動車都非常依賴中國原料供應,由上海封控時,各家車廠受到的衝擊可見一斑。相較之下,比亞迪的主要生產基地位於廣東,而且有自己的垂直供應鏈,並未受到那麼大的影響。

不過,現代汽車經營海外市場歷史悠久,擁有5%北美市占率,中國汽車行業目前仍以服務內需市場為主,如果要大規模出口,除了基礎設施的建立外,還要建立足夠品牌認同度,很難短時間內做到。吉利汽車可能透過子公司Volvo打入西方市場,比亞迪則看不出有進軍海外的規劃。

即使近來因為市場因素,為歐美之外的電動車品牌打開了大門,但海外市場需長期耕耘,中國電動車若想外銷,仍有很大的挑戰要克服。

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林彥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金牛幫幫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