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誇獎孩子「你很聰明、你做得到」!心理專家曝多數家長的讚美迷思,其實會造成反效果

2022-05-14 07:00

? 人氣

一直誇獎孩子不一定是好事,研究發現,家長長期誇獎孩子「好聰明」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資料照/顏麟宇攝)

一直誇獎孩子不一定是好事,研究發現,家長長期誇獎孩子「好聰明」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資料照/顏麟宇攝)

「只要誇他就好了吧。」、「應該會帶來好的影響。」父母基於這種想法而對孩子說的話,反而會阻礙孩子的自我效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請先回想一下,平常你是否會對孩子說「你好聰明」「你做得到」「去做就做得到」呢?如果有,從今天開始,請不要說這些話。

誇獎孩子「很聰明」只會造成反效果

有一份針對數百名國小五年級學童的研究。

研究方式是讓這些孩子做了某種智力測驗後,將他們分成兩組,誇獎其中一組孩子的能力:「做得很棒,你很聰明」;對另外一組則讚美他們的努力:「做得很棒,你很努力」。

在這個時間點,這兩組的成績其實完全一樣,但不同的一句話卻會讓孩子之後的表現大不相同。

能力受到稱讚的孩子,之後會逃避新的困難課題。另一方面,因為努力而受到誇獎的孩子,有九成會選擇進行新的挑戰。

接著,再讓這兩組進行高難度測驗,兩組的孩子結果都不理想。其中,被稱讚聰明的孩子會感到沮喪,認為「自己很笨」,而因為努力受到誇獎的孩子,則會覺得「這些問題很難,我要更努力」,他們不認為解不出難題是一種失敗,也不會覺得解不出題目是因為自己很笨。

這兩組在解題過程裡樂在其中的程度也有差異。因為能力而受到讚美的孩子,只有在順利解題時才覺得開心,而因為努力受到誇獎的孩子則認為,困難的問題反而更有趣。

「你很聰明」可能是父母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樣並無深意的一句話,讓孩子感覺到的不是「爸媽在幫我加油」,而是「爸媽在給我打分數」。與孩子相處時,我們必須知道話語的影響力,說話時也要更加留意。

由「恐懼」引發的行動無法走向挑戰

當孩子認為學習的意義是向周遭證明自身能力,就會執著於完美。即使拚命努力,還是無法樂在其中。而且,當孩子覺得自己無法做到完美,就會開始拖延逃避。

這是因為,孩子的行動不是出自於「愛」的理由,例如「想去做」或「想成長」,而是來自做得不完美就會被貼上「廢物」的標籤,以及得不到愛的「恐懼」。在先前提到的研究中也已經證實,誇獎孩子的能力會讓他們產生這種想法。

和日本人一起共事時,我發現每個人工作都做得很棒、很完美。然而,我常覺得大家都是抱著不要犯錯的想法在工作。工作時心裡的情緒是恐懼,而不是愛或好奇心。許多時候,我們都可以回頭想想自己行動的理由是恐懼還是愛。希望各位能教導孩子不要在意評價或失敗,要持續挑戰,以快樂和愛為人生的原動力。

教導孩子「挑戰本身就是最有意義的事」

大人經常會說:「你很聰明一定做得到。」這也是一句會讓孩子以為自己一定要順從父母理想的發言,必須謹慎以對。「你很厲害」和「好孩子」這類讚美,會勒緊孩子的脖子,逼迫他們一定要做到,一定要當個好孩子。

「你只要去做就做得到」也是一句乍聽之下似乎很相信對方,其實隱含著「你現在沒做到」的貶意,並不認同孩子現在的狀態。

那麼,我們該對孩子說哪些話才好呢?

「只要去做,之後就會做到了。」

「或許無法全部做到,但可以從中學習。」

「沒辦法保證一定會有好結果,總之先試試看吧。」

重要的是必須告訴孩子,挑戰本身就是最有意義的。大人的話語最好能讓孩子覺得,「並不是只有好結果和成功才是行動的目的」。

從五年級學童的研究可以看出,光是大人的一句話,就能瞬間帶來效果。當這句話一直留在孩子的腦海中,便能持續發揮效果。

話語的力量非常驚人,正因如此,找到並使用適當的話語非常重要。相信現正閱讀本書,想要了解哪些話對孩子才好的讀者,一定能培養出孩子的自我效能。

試著做做看,從中成長,讓它成為你的成長原動力

就算失敗也好,連續遭遇失敗也沒關係。事實上,孩子可能一直都無法成功,或是因為沒有好結果而悶悶不樂。
這時,重要的是別停在原地,要鼓勵孩子「試著做做看,從中成長,讓它成為你的成長原動力」。

如此一來,孩子就能把失敗當成通往成功的一個過程,能夠繼續挑戰,努力前進。失敗與成功並不是相反的,其實它們都在同一個方向。

孩子天生就想挑戰各種事物,也懷抱著即使現在做不到,將來也有一天能成功的期待。他們原本就有自我效能。
因此,父母只要適時鼓勵孩子,讓他們發揮自己內在的自我效能就好。不需要灌輸孩子什麼概念。

孩子受到鼓勵之後,就會發生變化。他們會覺得「父母認同我」「努力就能進步」「挑戰很重要」,會變得更勇於挑戰,世界也會更寬廣,愈來愈充滿歡笑。

孩子考上好學校,卻因課業沒有進步而感到煩惱

假設你的孩子考上了志願的學校,入學後卻遇到許多不順利的煩心事,這時你會怎麼關心他呢?

「你都考得上了,這麼優秀,一定沒問題」

這種說法並不恰當,請試著換成提升孩子自我效能的說法。例如:

「誰都有這種時候。」
「媽媽(爸爸)當學生的時候也是這樣。」

碰到這種狀況,父母很容易因為想給孩子信心而說出「你都考得上了,這麼優秀,一定沒問題」。
然而,鼓勵孩子「你很聰明所以做得到」只會造成反效果。

這種鼓勵方式,只會讓孩子感受到「不可以失敗」的壓力。當他們害怕失敗會辜負他人的期待,就會無法鼓起勇氣去挑戰。

人並不完美,每個人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首先,請對孩子的情緒產生同理心,例如:「事情不順利你一定很難過」,認同孩子的情緒,再告訴他「不是只有你會這樣」。

別說「你做得到」,請說「有時候就是做不到」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曾在校內做過一項研究。

把一些在很難的考試中成績不佳的學生分成兩組,告訴其中一組「你都考進柏克萊了,沒問題」,並告訴另一組「不是只有你考差,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

之後再追蹤學生們為了下次考試做了多少準備,結果發現,被告知「人類不完美」的那一組學生讀書比較認真,成績也有所進步。

我平常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對孩子說「你很特別」,避免讓孩子以為自己是特別的。因為這句話代表著比較與打分數,會阻礙孩子的自我效能。

如果說誰是特別的,那麼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很特別。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但並不特別。

請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做不到的事。

作者介紹|松村亞里

出身單親家庭,國中畢業後通過高中同等學力檢定,靠著早晚工作存到的錢進入紐約市立大學,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後,修畢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碩士、秋田大學公共衛生博士課程。醫學博士、臨床心理師、正向心理學專家,於紐約市立大學及國際教養大學擔任諮商及心理學課程達十年以上,2013年創立Life Balance Institute of NewYork研究所,推廣正向心理學。

本文經受轉載自世茂出版《養出自我效能高的孩子:不害怕結果,選擇挑戰,積極小孩實作篇》(原標題:只要一句話,立刻就能提升自我效能)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