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融合的平價美味!一窺香港最特別的茶餐廳文化,在地人精選餐點一次公開

2021-07-18 09:00

? 人氣

香港自古以來具備了中式餐點的傳統,又融合了英國引進的西餐文化,中西交流下便孕育出當地最特別的茶餐廳文化。(圖/取自flickr@Blowing Puffer Fish)

香港自古以來具備了中式餐點的傳統,又融合了英國引進的西餐文化,中西交流下便孕育出當地最特別的茶餐廳文化。(圖/取自flickr@Blowing Puffer Fish)

香港的飲食文化,基本上就是在原來中餐的基礎上,融合了英國引進的西餐文化,越道地正港口味,就越能見證香港的歷史發展,最後這些中西交融的飲食習慣便孕育出聞名中外的茶餐廳文化。西餐的多士、意大利麵、西冷紅茶、咖啡等,混入中式元素變身成叉燒餐包、鴛鴦、乾炒叉燒意大利麵等。茶餐廳文化除了印證了美食的傳承,更體現了真正香港人的性格,那追求「快、靚、正」的美德,那不花巧、不講究的心思,那一手煮出全世界的萬能,除了茶餐廳,還有誰能取代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茶餐廳的變奏

於二十世紀初西餐廳隨著大英帝國殖民者引進香港,到了四、五十年代則是西餐廳最盛行的時期,但當時西餐廳的收費高昂,一般的華人都消費不起,所以主要都是洋人前來光顧。當時,就有人想到要開設以平民為消費對象的「冰室」,用來提供一些較為廉價且簡單的西洋美食,如蛋撻、麵包、蛋糕配上咖啡奶茶之類,冰室亦即是當時的咖啡廳。經過數十載的數月變遷,冰室也因本地文化影響下,逐漸加入了一些中式食物,其後更改營為茶餐廳,供應的菜式也變得更多元,後來更創造出大量以中西元素混搭而成的著名菜色。時至今日,茶餐廳內供應的菜色,也跟著全球一體化而變得更「國際化」,除了中、西外,還會有日、台、韓、泰、越、葡、法等等菜式出現,但這些經過茶餐廳演繹的「國際」菜式,通常都會變成更接地氣兼且帶點港味的FUSION菜。

(圖/創意市集提供)
(圖/創意市集提供)

茶餐廳餐牌的精髓

有在香港光顧過茶餐廳的人,都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這個趣事每每都令遊客們疑惑。在一般的茶餐廳出現的菜單(香港人稱「餐牌」)中,基本上的設計都差不多,就是一張紙有兩面,一面會是所有單點菜式,另一面都是套餐類列表和小食或飲品。不過當中有幾個最多人點的套餐,就會出現以下極度相似,甚至完全一致的有趣情況。而且這種最接地氣的西式套餐搭配,絕對稱得上是香港人的最愛!因為它能完美地達致「快、靚、正」的效果之餘,更能滿足「平、飽」的宗旨,完全把香港人的「隨性」體現得淋漓盡致。

(圖/創意市集提供)
(圖/創意市集提供)

香港人就算是吃飯都很快、很趕時間。你可知道?在香港每到用餐時間,餐廳都會逼爆人潮,特別是工商區的茶餐廳情況更嚴重,基本一個小時吃飯時間,等位就用上15至20分鐘以上,然後到正式上菜用餐,通常只剩15分鐘左右時間進食,所以餐廳最重要是出餐速度快,又要吃得夠飽,因此簡單煎扒類配煎香腸之類再選個喜好醬汁,有飯有肉有菜有湯又有飲料,就成為了香港茶餐廳和快餐店必備的最強午餐,或者晚餐「碟頭飯」精選。

(圖/創意市集提供)
(圖/創意市集提供)
(圖/創意市集提供)
(圖/創意市集提供)

想吃飯?「搭枱」不能害羞!

「時間就係金錢」這句名句絕對能代表香港人的宗旨,香港地少但人超多,而且處處租金都貴到嚇人,所以很多時候餐廳食肆的空間都很小,但要應付飯市一湧而來的人潮,就必須捨棄一點「私人空間」,來換取最高的效益,從而就演變出香港獨有的「搭枱」(台灣稱併桌)文化。

在香港用餐時,除非你光顧的是高級餐館,不然只要飯市走到工商業區的一般餐廳、酒樓、麵店等等,都避免不了跟陌生人共用一枱(桌),跟你同枱的客人可能是穿著西裝有禮的白領帥哥,也可能是只穿著工人內衣滿身大汗的地盤大叔。不同階層的陌生人就這樣一起共渡了熱鬧、親密的一餐。在餐廳搭枱吃飯,講求的不是你的身份與地位,只在乎誰先到達就先進場,就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概念。

放飯時間到喇!

每逢吃飯時間一到,就像時間競賽開始,九秒九跑到餐廳等位,裡面的待應好像懂「多重影分身術」般,一人應付十枱客人,一有人起身離坐,二話不說就「命令」下一位客人補上。坐下點餐,椅子還沒坐暖,飯餸就來了,你要極速完成你的飯餸,然後就起身離開「買單」,枱面還未清理,下一位客人就已入坐。基本上,眼見這麼繁忙的餐廳裡人們來去匆匆,作為客人的你亦會不好意思待太久,你待得太久的話,待應就會開始「為你服務」,例如:收走一些已吃完的碗碟;你飲料喝完杯子一放下就收走;你拿衛生紙出來擦擦嘴,就會過來幫你擦擦枱,總之就是務求讓你沒有藉口再逗留。而且這些場面在茶餐廳簡直是常態,很多時候茶餐廳的待應一個人要負責起領位、管理排隊人潮、落單、交單、送餐、清潔、結帳等工作,因要短時間應付多種工作,所以態度都會比較煩躁和凶惡,為了避免阻礙人家做生意,客人還是快快吃完快快走吧!

偷懶當然要去「蛇竇」

在上班時間裡,若想找個僻靜的地方偷懶,喝杯冰茶、吃個蛋撻再回公司繼續工作,這個「偷懶」不工作的行為,香港人又會稱之為「蛇王」(又稱「吞泡)。「蛇王」(動詞)的意思是,人像蛇一樣靜止休息,加上蛇有冬眠的習慣,入冬時就會在蛇窩內長時間不活動;偷懶的人會離開工作崗位,去找一個僻靜的地方休息、不活動,故此偷懶者的行為看來就跟蛇一樣,而經常去偷懶的「重犯」同樣會被稱為「蛇王」(名詞),至於「蛇竇」就是蛇王偷懶歇息的地方。

從以前到現在,蛇王一般都會去公司附近的冰室、茶餐廳「打躉」。「打躉」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長時間在某地方停留。所以,香港人如果在上班中途說要「一陣一齊蛇王去蛇竇打躉」,意思就是「過一會大家一起偷懶去茶餐廳休息吧!」當然,要成為大眾心目中最愛的「蛇竇」,除了位置僻靜之外,又要近公司,最最最為重要是食物的味道和價錢。由於「蛇王」終究是個上班族、打工仔,偷懶之舉又經常為之,所以消費太高和味道差,就不能有效達到「蛇王」的最高境界。

傳說中的炒蛋和澳牛哥哥

澳洲牛奶公司

• 開業年份:1970 年

• 地址:九龍佐敦白加士街47 號地下

(圖/創意市集提供)
(圖/創意市集提供)

香港人簡稱它為「澳牛」,是一個非常著名的「蛇竇」,除了香港人喜歡,更是遊客們的至愛。它們的招牌菜必定是忌廉炒蛋(鮮奶油炒蛋),基本上菜單內每種食物都離不開炒蛋,單純炒蛋就做到如此細滑軟嫩,絕對是簡單見真功夫。澳牛擁有令人一吃愛上的魔力,更是聞名中外,所有慕名而來者即使要大排長龍,都願意試一口。

真正澳牛的招牌「澳牛哥哥」

澳牛內還有兩項著名重點不可不知。第一是「光速餐」;由入座到離座只需僅僅花費10多分鐘,他們有「系統」的點餐和上餐技術,加上簡單而「專一」的菜單選擇,絕對是完美演繹香港人追求「快、靚、正」的宗旨。

第二是「有個性」的澳牛哥哥(店員),每個都看似凶神惡煞般,你吃慢一點就會來催促你。其實在澳牛點餐必定要緊記「澳牛落單口訣」,就是「茶餐炒蛋通粉多士凍奶茶」,只要動作足夠快,那麼澳牛哥哥就不會以「港式四字真言」來招呼你。不過,其實了解的人都知道,正因他們的客人實在太多,店外經常大排長龍,如果每個客人都待超久,那麼外面等待的人就會鼓噪起來。設身處地換個角度看,有誰喜歡在街上排隊等這麼久呢?不如快快吃完,讓出位置更好。

就在近年「澳牛」有了轉變,因為世紀之疫的關係,遊客量大減,「澳牛」終於可以專心做本地人的生意。可能是沒有了以前的忙碌,澳牛哥哥們都開始變得親切、友善起來。但諷刺的是,他們的友善卻反令客人不太習慣,甚至更有網民笑稱「香港人習慣了去澳牛被人喝斥,突然其來的友善令客人受竉若驚,心裡有說不出的不慣,可能是香港人實在太欠罵了。」但至少,終究友善起來的澳牛哥哥更令客人喜歡就是了。不過,不得不提的其實是,澳牛哥哥們一直都有非常「暖男」的一面,因為他們對孕婦、年長者和行動不便的客人,都會特別貼心照顧,因為他們通常都不用排隊,而且還會刻意安排他們坐在舒適安全的位置上用餐,孕婦點凍飲都會自動「走冰」或換成熱飲等,只是一般客人沒有得到相同待遇而已。在澳牛店內雖然不能待太久,但對於只有數十分鐘的「蛇王」來說,「澳牛」絕對是「蛇竇」的首選。

「茶餐」3種吃法

每到3點下午茶時間,「蛇王」必吃的飽肚之選就是「茶餐」,有多士、炒蛋+火腿/火腿奄列、叉燒湯意、咖啡或奶茶。

一個「茶餐」3種吃法,那麼你會是哪一種?

(圖/創意市集提供)
(圖/創意市集提供)

作者介紹|雪姬 (Suki Yeung)

香港土生土長的「煩」忙女生,既是全職平面設計師,亦是旅遊作家;2017年起獲委任為韓國旅遊宣傳大使之一至今,著有兩本旅遊書。

身為80後的雪姬,經歷過香港最豐盛文明的時代,也經歷了香港近年最讓世人刻骨銘心的社會動盪和世紀之疫。作為以「善忘又冷漠」而聞名的香港人,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這麼在意香港這個家;過去一直想要離開香港的心,來到今天,這顆「愛港」的心終於被喚醒,於是想就此重新認識自己的家園,更要為這個曾經是世界最美的城市「香港」,作出一點點貢獻。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創意市集《香港百年:住公屋、飲杯茶、賭馬仔,尋訪在地舊情懷,重溫久違人情味》 (原標題:最接地氣的茶餐廳文化)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