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黃素是什麼?有哪些作用? 對身體的重要性為何?
葉黃素存在於綠花椰菜、菠菜、玉米、蛋黃、南瓜中,是目前發現的六百多種天然「類胡蘿蔔素」之一,屬於光合色素,必須從日常飲食中攝取進來。由於葉黃素為親脂性且通常不溶於水,被歸類於脂溶性維生素。
葉黃素同時也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物質,與玉米黃素共同存在於人類的視網膜中央感光區的黃斑部當中,主要作用包含:過濾藍光減少眼睛感光細胞的傷害,抑制自由基等等,有如天然的太陽眼鏡,幫助眼睛阻擋陽光危害。
葉黃素在目前研究中,主要針對延緩老年性的黃斑部病變有改善作用。老年性的黃斑部是一種視網膜中心產生病變的疾病,患者看到的視覺影像會有模糊變形的可能,最終有機會導致失明。年齡、基因遺傳及飲食攝取和黃斑部病變都有關聯性,經常攝取蔬菜,魚類,水果者較不容易出現黃斑部病變。葉黃素對其他的眼睛疾病如近視、遠視,老花眼,乾眼症作用則不明顯。

哪些人需要補充葉黃素?吃太多會有副作用嗎?
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類胡蘿蔔素,必須從飲食中取得。可想而知,日常飲食不均衡的上班族或學生族群,經常使用手機、平板、電腦者,長時間暴露於陽光下務農、司機等族群,都需要攝取足夠的葉黃素。
另外,孕媽咪尤其需要補充葉黃素,因為葉黃素會透過血液輸送至胎盤,六個月會通過臍帶進入腦部和肝部,九個月時會進入眼部,因此,整個孕期如果都沒有攝取足量的葉黃素,孕媽咪很有可能會發生眼睛不適的困擾,因此孕媽咪應該將葉黃素保健品列入補充。
葉黃素的安全性很高,目前沒有研究顯示長期服用葉黃素會產生毒性,不過,長時間並且大劑量的補充,確實有可能會導致皮膚變黃,因此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建議每日攝取量為6到10毫克,我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建議,則是每日補充劑量不要超過30毫克。
葉黃素及天然食物有可能讓皮膚變黃;不過,「黃疸」也是皮膚變黃的原因之一,如何分辨皮膚變黃與飲食還是疾病有關?可以注意「眼白」部分,色素沉澱的黃,通常不會沉著在眼白,假如眼白很乾淨,比較傾向是單純攝取太多天然色素引起,通常減量或暫時停用可得到改善。當然,有任何症狀疑慮,都應該先至門診諮詢專科醫師。
不過,脂溶性維生素攝取過多,也可能影響肝功能,所以補充葉黃素要注意酌量,特別是老人家、小朋友應注意劑量控制。

吃葉黃素從食物或保健品好? 補充葉黃素注意事項?
要從食物補充葉黃素,可以多多攝取芥藍菜、A菜、茼蒿、菠菜、韭菜、高麗菜等等,100公克可以攝取到3.9-5.25毫克左右的葉黃素量,但是,對於咀嚼能力欠佳、胃腸吸收能力差的族群,會建議考慮透過保健食品補充,攝取效率相對理想。
葉黃素的補充時機為飯後服用,通常每天補充一顆就可以達到建議攝取量。惟要注意葉黃素建議長期補充,雖然經過腸道吸收後血液濃度會提高,但要達到眼睛黃斑部並且有效約須2-4個月,所以,持之以恆的適當補充才有意義。 (相關報導: 魚油、魚肝油只差一個字,功效卻完全不同!營養師揭兩者最大差別 ,這時間吃吸收效果最好 | 更多文章 )
很多民眾會至藥局諮詢,為什麼吃葉黃素沒感覺?其實,葉黃素是一種抗氧化物質,作用是過濾藍光和避免黃斑部病變。有一些用眼過度族群是因為睫狀肌調節異常,睫狀肌是在眼睛內呈現圓環狀的平滑肌,用來改變水晶體的形狀。當睫狀肌過度使用導致眼睛疲勞,吃葉黃素的幫助性並不大,自然不會有太明顯的感受。這也是為何目前保健品會添加「蝦紅素」,針對其他用眼過度的改善較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