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選股還不如猴子射飛鏢?資深交易員揭背後盲點:投資股票最重要的是這件事

2022-05-15 18:30
專業的投資人認為,最重要的成功要素就是「順應市場」,才能長期操作並獲利。(示意圖 / 取自Pexels)
專業的投資人認為,最重要的成功要素就是「順應市場」,才能長期操作並獲利。(示意圖 / 取自Pexels)

只要是有在關注投資股票知識的人,可能都聽過那個「猴子射飛鏢勝過專業投資人」的傳說。如果真是如此,那我們是不是只要在買股前求神問卜一番,或者學猴子用射飛鏢的方式選股,就能超越專業投資人的績效?那可不!韓國資深法人交易員告訴你,比起運氣,投資股票最重要的其實是學習順應市場……

之前《華爾街日報》( The Wall Street Journal)曾經進行了一個以猴子和投資專家為對象的獲利遊戲實驗,參賽者分為專業投資組、業餘玩家組以及猴子組。專業投資組和業餘玩家組以各自的分析和經驗為基礎進行投資,猴子則是藉由在行情表射飛鏢決定投資項目。

10 個月後結果出爐,三組全都負數虧損,但猴子的損失卻比其他組少了六倍,猴子得到了勝利。看到實驗結果,人們紛紛誤會並且嘲諷股票投資的結果「並非知識淵博、經驗豐富、身為專家就代表有高報酬」。但其實這次事件僅為偶發的機率極高,假使不斷重複同樣的遊戲,專家組的平均報酬應會更高。原因可能是短時間內發生了無法風險管理的非系統性錯誤,或相比投資組合的平均收益,特定個股的暴漲暴跌使收益曲線產生偏差所導致。儘管如此,還是時常有人提起「股票投資的市場並不需要經驗、訣竅和專業知識」,肇因於市況判斷的困難、無法準確預測的未來股價,僅能以機率來判定。

曾聽過一個趣聞,當電梯服務生問約翰.皮爾龐特.摩根( John Pierpont Morgan):「今天市場如何呢?先生。」他是這麼回答的,「會上上下下吧!或許,就如同這個電梯。」這句話普遍被認為是指市場無法預測。華爾街億萬富翁投資人賴瑞.海特( Larry Hite)則多次主張:「倘若相信未來可以預測,則失敗的機率將變得更高。拋棄貪念和恐懼是投資的定律。」很多專家也同樣認為只在一定機率的範疇內判斷市況,而不是去玩猜謎遊戲;比起猜測,忠於投資自己熟悉的公司才是正確的投資策略。

事實上,股市中時常發生我們無法預期的事件。過去每年幾乎都發生了所謂百年一遇的事件或事故, 2020 年爆發的新冠肺炎就是其一,世界上任何人都未預料到,其後續的經濟影響也無人敢事先預測。因此,「眼光」和「洞察力」的重要性,更勝於學習市況判斷和股價預測工具

也曾有過機器人和專家對決的獲利遊戲,最終由機器人獲勝。不過,這個遊戲果然也是短短三個月便告終,很難根據那段時間的市況反映趨勢價值。另一方面,機器人不用價值分析,僅依據走勢不斷反覆買進賣出,以微幅的收益取得勝利,這樣說來股票投資真的沒有專家,也不需要學習嗎?比起複雜困難的學習,去分析外資都買什麼個股、法人操作哪些個股,是不是對獲益更有幫助?當市場行情不錯時,買進大家都說很好的股票,然後用「誠懇的心去祈禱」不是更舒坦嗎?也怪不得「祈禱交易」這樣的流行語會在韓國出現。 (相關報導: 從你進門的那一刻,就可以看出你是高薪或低薪!職場專家揭兩者最大的差別 更多文章

所以,市場產生非理性的投機,也出現了利用投資人的貪念和恐懼賺錢的集團。不經意猜對暴漲的個股,就變成獨一無二的專家。這次在市場賺到一點錢的投資人,可說是沒把股市和股票投資放在眼裡,不但以專家自居,還自覺股價彷彿掌握在自己手中。「學士認為『自己什麼都知道』,碩士認為『我什麼都不知道』,博士則認為『不只我不知道,我還發現大家都不知道』」,儘管這是眾所皆知的故事,卻能警惕正面對股市的我們。其中,學士研究的是昆蟲,碩士研究的是蜻蜓,博士則是研究蜻蜓的眼睛。對事情一知半解時,會覺得整體應該就是這樣,但還是要逐漸深入研究。而若想要取得成果,重點要能堅持在自己熟知的產業和公司。吉姆.史萊特( Jim Slater)的「祖魯法則」( 編按:祖魯法則強調「聚焦」、「重押小型股」,讓機率站在自己這邊的投資策略)就是代表性的例子。 股市被不確定性支配,沒有正確答案,身處其中就是機率遊戲,這也是為什麼不管是喜悅還是自責,對結果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恐懼變得消極,就無法承擔風險。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美國槍擊慘案》18歲白人至上主義者奪走10人性命,網路直播屠殺黑人過程
分析》台積電2023年要漲代工費 連兩年漲價為那樁?
視訊參與台灣醫學會演講 賴清德:透過交流促進台灣的醫療衛生政策與技術
拿不到抗病毒藥?醫爆「1藥物」可解:減少4成死亡率、1顆2元不缺貨
台中綠營罕見大換血!在地幹部坦承「不太可能過半」,為何仍樂見世代交替?
全球糧荒》上個月才宣示增加出口,印度政府下令立刻禁止小麥輸出
韓劇常出現的約會場景「清溪川」,為何當地居民卻不愛?專家揭真相:原來背後有這段故事
摧毀微軟帝國的開源俠客,人工智慧與發射太空梭全靠他的Linux
「真的覺得陳時中是二百五」 劉寶傑為這事開砲:我要是總統就氣死了
15個大地女力 說台灣當代女性的生命故事
人均GDP比美國還低,為什麼日本人、芬蘭人的生活更幸福?專家揭最關鍵原因
陳建仁成「類副總統」?吳子嘉一張照片揭玄機:賴清德該擔心的問題來了
透天厝正夯!台積電進駐讓高雄一屋難求,但這區均價卻不到700萬
美軍售再生變掀起國軍低空防禦海嘯!一探人攜刺針飛彈龐大的「國內市場」
歷史新新聞》蔣經國喪後1年 郭婉容參加亞銀全會,成為國民政府來台後首位進入北京的高級官員
心理測驗》你有不為人知的自卑感嗎?10題秒測你的自卑指數,拿到「這分數」代表超嚴重
中國與塞爾維亞軍火交易各有目的!中方企圖搶進歐洲國防市場 塞國盼增加對西方談判籌碼
連4天6萬確診疫情已到頂點?醫舉星國防疫經驗:人流減少但高峰日不變
通膨降溫時刻近了?謝金河揭新契機:goodbye還是good buy有待觀察
美國升息衝擊台積電股價?郭正亮曝2趨勢:未來要上漲不太容易
每天通勤90分鐘你能接受嗎?研究:上班通勤超過「這時間」竟比減薪還痛苦
桃園市長三腳督民眾黨有機會?吳子嘉曝賴香伶「勝選方程式」
在Line群組「+1」,千萬別講Plus one!4句搞錯容易讓老外誤會的台式英文,別再傻傻中翻英
為何外國人的婆媳問題比台灣人的少?赴美生活的他,道出台灣女性婚後難以啟齒的心酸
許劍虹觀點:美國仍舊「不支持」台獨
石油價格飆升,為什麼OPEC生產國拒絕提升產量?中國能夠倖免衝擊嗎?
謝錦芳專欄:升息風暴下的房市
楊岡儒觀點:曲棍球二度彈劾案─檢察獨立及幕後政治黑手
王欽彥觀點:台中取締違停警員遭調職之事件應受社會關切
觀點投書:吃屎御史與糞金龜
許詠翔觀點:經營之神不會把產品直接賣給消費者 連王永慶、郭台銘都攻不下的戰場
觀點投書:華航購機案─從獲利評量採購才符合公司利益
李怡專文:知識份子也要批判自己的歷史局限和錯誤判斷
觀點投書:台鐵公司化vs生命安全
觀點投書:「3+4」搞得人仰馬翻
熱浪提早來襲,停電問題波及整個印度!煤炭短缺、供電不足和畸形的市場該怎麼辦?
烏克蘭情報部門:大部分戰鬥行動今年結束 七國集團表明力挺,喊話中國不要幫助侵略者
榮總醫護團隊進駐自由廣場 柯文哲宣布:防疫急門診17日上線
運將工會嗆陳時中下台!幹部遭起底曾入新黨、挺林佳龍 本人出面回應了
民眾領免費快篩遭側翼酸「乞丐」 黃暐瀚怒批莫名其妙:有苦都不能說
預估疫情高峰落在「這10天」 羅一鈞:單日恐10萬人確診
你能相信嗎?珍古德博士拍內衣廣告!讓你跌破眼鏡,卻又點頭稱是
蘇貞昌要求增設篩檢站 柯文哲批「亂下命令」:PCR量能不夠,篩檢完還是2天後出來
全球最長人行吊橋啟用,全長721公尺、離地95公尺,要你腎上腺素激增!
虛實整合 黃金博物館518展現黃金創遊力
曝新北聯醫快篩陽確診率達97% 侯友宜籲中央變通:放寬快篩陽視同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