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逐漸放寬紓困條件,不如一次全面補助

2021-07-02 05:40
因應本土疫情,行政院拍板通過紓困4.0精進方案。(資料照,行政院提供)
因應本土疫情,行政院拍板通過紓困4.0精進方案。(資料照,行政院提供)

當疫情進入更緊急的狀態政府勢必也要思考更多的補助措施,所以我們從紓困方案,到紓困2.0,到現在的紓困4.0精進方案,看到的是政府在疫情無法如預期的降溫時,只好逐漸放寬紓困的條件,希望降低這波疫情對國人所造成的衝擊。

對於這樣的用心,個人是表示肯定的,但是這樣的做法卻凸顯出更多的問題,植得政府深思。

首先,不斷的改變紓困方式,或許可以說是波段式的調整,卻也是凸顯缺乏整體的思維,而這也在特定的層面上符合民眾對於民進黨沒有能力解決經濟困境的印象,這對政府往後要採取的措施,恐怕會出現更多無法預期的反彈聲浪。

其次,民眾普遍都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態,或許國民黨當初提的每人補助1萬元,對政府是個極大的負擔,但是如果可以經由精算,然後全面性的補助,問題應該會更少。

還有,現在許多的行業已經不支倒地,現在再用紓困的方式,顯然有些已經緩不濟急,甚至會出現因為條件不確定而出現補助不公平的問題,即使收到紓困卻也選擇關店,政府要怎麼看呢?

20210625-三級警戒延續至7月12日,逐漸出現店面倒閉,高掛租屋告示牌。(顏麟宇攝)
三級警戒延續至7月12日,逐漸出現店面倒閉,高掛租屋告示牌。(資料照,顏麟宇攝)

我們當然知道一次全面性的補助需要龐大的金錢,但是當我們看到政府不斷的推出新的紓困方案時,卻更擔心民眾對於政府逐漸失去信心,到時候,即使疫情和緩了,整體經濟發展的信心卻也跌入谷底,那麼,再多的紓困措施,恐怕也是無濟於事了。

也許,全面性的補助無法解決眼前的問題,但是卻可以讓民眾感受到政府照顧的決心,甚至可以看到政府面對財政壓力的具體作為,不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破解外界對於民進黨只會政治,不懂經濟的迷思嗎? (相關報導: 風評:監察院約詢陳時中,捕風捉影不厚道? 更多文章

*作者為正修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師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楊岡儒觀點:請求疫苗施打的夢想及困境─反射利益或權利?
夏珍專欄:蔡英文團隊是無害、無辜、老實的「被騙集團」?
觀點投書:中國新冠疫苗的策略
觀點投書:一邊喊代工,其實是呼嚨
馮客專文:毛澤東冷眼旁觀整個國家陷入混亂
觀點投書:NCC的三部曲
觀點投書:疫苗施打的棒子與胡蘿蔔,哪個更有效?
為什麼就是無法專心?就是這個癱瘓了你的注意力:《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書摘(2)
川普麻煩大了!家族企業逃漏稅遭起訴,財務長向檢方投案,可能轉為污點證人
「2罩1套」成全國市場防疫指引 林右昌自豪:基隆人的光榮
陳時中宣布入境普篩 鄉民酸:喊1年不如「太子」喊1次
高市嚴選獨棟防疫旅館 不定時稽查居隔民眾可安心入住
7/2起入境全面普篩 侯友宜:謝中央接受入境普篩PCR檢測兩次建議
台中連6「嘉玲」 6.23萬劑莫德納「遍地開花」施打
願逝者安息 慰問英勇殉職的消防人員家屬及不幸罹難家屬
台美TIFA復談 中鋼:鋼鐵業樂見並全力支持
肯定鳳山大樓封樓清消 高市議會民進黨團:堅壁清野的必要之舉!
陳時中、蘇貞昌從反對到宣布入境普篩 宅神諷:政客會雙標,科學不會
台中歌劇院攜手雲門舞蹈教室合作 邀民眾居家搖擺「藝起動」
高雄局限空間作業管理系統上線 遠端監控防災更給力
我是創客開始徵件 總獎金上看21萬
高雄承億文旅攜米其林二星法籍廚師 落地港都做最好準備
中共百年黨慶好棒棒?Pew公布17國民調:對中國普遍抱持負面觀感,對習近平的信心接近歷史新低
北北基桃司機、外送員注意!明起9.9萬人可打新冠疫苗
中國年輕人怎麼看中共?入黨不代表完全認同,有個人思想只是不敢講
BNT疫苗登台有望?綠營高層:最快8月底、鴻海、台積電、慈濟可望各買500萬劑
明起入境普篩 桃園機場採檢、檢疫SOP一次看
疫情衝擊撐不住了!福和客運8月停駛 公路總局後續計畫曝光
酸簡訊實聯制看起來厲害、實際上沒用 羅智強:8億完全丟到水溝裡
深受偏頭痛所苦?最新科學研究:攝取富含脂肪的魚搭配地中海飲食,可降低頭痛頻率
中共黨慶橫幅掛上布達拉宮!例行轉經被禁,藏人崩潰哭訴:生活全被打亂!
新冠肺炎》基隆成北北基桃首都圈首加0城市!林右昌分享防疫心法
新冠肺炎》哺乳媽打疫苗餵奶後女嬰亡,解剖結果出爐!
華爾街日報》後新冠時代經濟火車頭:當巨量資金從美國噴湧而出,對全球經濟是福是禍?
計程車「衝進衛福部」撞矮牆!司機肇事原因曝光
「全球資訊網」​原始碼NFT拍賣,1億5000萬元高價落槌!引發各方爭議
台灣防疫問題出在哪?林濁水揭排名慘輸歐美關鍵:很震撼
「疫情沒嚴重到不能面談!」衛福部打槍放寬遠距諮商 教育部為學生解套
疫情期間被裁員,怕家人知道會擔心? 心理師一篇文道出失業者苦衷,重新出發前你該做好3件事
現在才要入境全面普篩!黃光芹批指揮中心:連民進黨人都看不下去了
今夏用電恐創高峰!核二1號機提前退役發電缺口怎麼補?台電祭3措施盼穩定炎夏供電
微波加熱食物會不會致癌?毒物專家告訴你正確答案:比起輻射更該注意4大風險
新冠肺炎》為何台灣不開放混打疫苗?感染科醫師曝背後2大考量
缺水警報解除,全台水庫一片藍「蓄水率衝破90%」!剩2地方水情緊繃處橘色警戒
感染源不明!竹科企業再傳確診個案 曾有新北、宜蘭活動史
新冠疫情損害兒童與青少年精神健康 解封後生活又是新挑戰
台港變局2》黃色經濟圈在台成形!不只撐香港,還要撐台灣
新冠肺炎》7/2起入境全面普篩執行一個月!陳時中公布篩檢3大規定,驗出陽性者要做基因定序
本土疫情以來最低!新北增20例確診 6成染疫者是「這原因」中標
到宅快篩陽性40%降到15% 侯友宜:截斷傳播鏈避免家庭感染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