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新生兒發16萬?川普本人支持大灑幣,要刺激生育和幫忙實現美國夢

2025-04-26 11:50
剛出生的嬰兒示意圖。(美聯社)
剛出生的嬰兒示意圖。(美聯社)

美國近年來整體生育率下降,年出生率已接近歷史新低,這項趨勢將對美國的長期前景帶來影響,也引起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關注。為了解決這個棘手難題,華府似乎有意仿效亞太諸國,引入生育補貼的概念,藉此刺激生育率,而這個想法也獲得總統本人公開支持。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相比其他育嬰假或間接鼓勵措施,美國似乎更傾向直接給補貼,發放以新生兒為單位、一人5000美元(約新台幣16.3萬元)的「生育獎金」(baby bonus),被認為是刺激該國低迷生育率的選項之一。而當被媒體問到生育獎金一事,川普則公開表示,「我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但熟知美國立法流程,就能猜想到,這個想法距離實現,還有很長一段路。一名白宮官員向CBS透露,這項計畫目前還僅限理想,尚未做出真實提案或決定。

美國生育率下滑多少?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最新資料,去年(2024)美國大約有360萬新生兒,與前一年相差不多,但2023年數據卻是創下歷史新低。聖路易聯邦儲備銀行(U.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資料顯示,2023年美國的生育率(即每名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是1.6,此數據遠遠低於1960年,戰後嬰兒潮(baby boom)時期的3.7。

來自美國華盛頓州的母親,正準備把孩子放上汽車安全座椅。(美聯社)
來自美國華盛頓州的母親,正準備把孩子放上汽車安全座椅。(美聯社)

一個國家的生育率下降,可能導致長期經濟問題,例如勞動力縮減,進而難以負擔老齡人口的醫療服務與退休福利支出。但要想扭轉低生育率趨勢,恐怕不是一次性付款就能解決。因為從現實層面考量,對多數家長而言,這筆津貼很快就會被尿布、托育等必要開銷花光。其他面臨類似人口趨勢的國家,也嘗試過各種方法來振興生育率,但多半只是短期見效,甚至毫無效果。

部分專家指出,假如政府能協助處理,一般家庭必須面對的長期經濟問題,例如提供可負擔的日間托育服務與有薪育嬰假,或可打造更有利於育兒的生活和就業環境,那可能才是真正的幫忙。而美國是全世界少數沒有提供育嬰有薪假的國家之一,其他同類國家包含大洋洲的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與南美洲蘇利南(Suriname)。

白宮發言人卡羅琳(Karoline Leavitt)透過電郵回應有關生育獎金,她強調,「川普總統正驕傲地推動各項政策來扶持美國家庭,從確保邊境安全、阻擋暴力罪犯進入社區,到降低稅負與生活成本。總統希望美國、成為一個讓所有孩子都能安全成長並實現美國夢的國家。」

2025年4月25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前往羅馬參加教宗方濟各的葬禮的途中,在空軍一號上與記者交談。 (美聯社)
2025年4月25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前往羅馬參加教宗方濟各的葬禮的途中,在空軍一號上與記者交談。 (美聯社)

根據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PwC最新分析,到了2050年,全美將有26個州因人口老化而面臨經濟衝擊,從2050年到2100年間,國內生產毛額(GDP)將因此減少1623億美元(約新台幣5.28兆元)。受影響的州遍及緬因州(Maine)到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 (相關報導: 川普2.0上路屆滿百日,他給自己打幾分?全場自吹自擂的《時代》專訪:這是美國史上最好的三個月! 更多文章

有趣的是,相比日韓等國而言,美國生育率下滑的原因,許多專家學者卻很難從經濟層面,找出明顯的原因。一份集結多所大學研究人員的分析報告認為,美國生育率從2007年出現明顯下降的理由,很可能是「人們的優先考量發生轉變」。透過大量調查發現,年輕世代對於是否生育下一代、自己人生抱負規劃和育兒觀念轉變,都成為讓生育率下滑的原因。

更多文章
老師課堂怒批「那個人要把台灣賣掉」!籲學生「簽罷免連署」影片瘋傳…逢甲大學回應了
承認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跟台灣有什麼關係?美智庫警告:鼓勵其他國家改變現有疆界
家裡有房注意!房屋稅2.0即將開徵,財政部教1招省稅「少繳一半以上稅金」
保姆兒子當庭爆哭:超反對媽媽照顧他!揭剴剴「大便沾全身、飆罵5字經」遭疑做偽證
台灣1銀行確定被併購!永豐金砸近600億收購「股權全轉讓」,3大金控整併一文看
護照10月後到底能不能辦?外交部喊1300規費虧很大 安全存量、領務局說法一次看
考駕照新制上路!6/1起嚴格實施,「少1動作」一次扣32分直接不及格
租房忘記看「這1處」,入住才發現蟑螂大軍狂爬!內行人:這些地方一定要檢查
川普2.0上路屆滿百日,他給自己打幾分?全場自吹自擂的《時代》專訪:這是美國史上最好的三個月!
桃園機場宣告「禁用1款行李箱」!日本上路最高罰11萬,8大航空公司規定一次看
「冤家變親家」疑藏內線交易!大立光、先進光9人遭偵訊…2員工收押「最高交保50萬」
Nike、New Balance沒上榜!最受歡迎運動鞋品牌是它,年輕人超愛穿
股神不怕美債燙!巴菲特持有短期國債規模逼近10兆 專家曝波克夏驚人現金數據
最新機車補助上路!符合資格政府發「每人最高60000元」,一鍵申請快速入帳
賓士禮車接大體「1原因」慘遭拖走!殯葬業者傻眼:缺錢缺成這樣…交警回應了
投資總是賠錢,不是你進場時機不對!小資族從虧損到每日賺2000元,領悟到1個不敗心法
2025台中新景點推薦》10大假日好去處!絕美日式宿舍、復古火車咖啡廳一次蒐集
氣象預報》又有鋒面殺到!全台降溫炸雨「雨勢最猛時間曝」,下周天氣一次看
川普一週數變,美中究竟是戰是和?BBC盤點三種不同劇本
不只小泡芙、乖乖!台灣1零食外國人超愛買,大讚:吃了一口停不下來
美債崩跌中日狂拋不是主因?狄驤盤點各國持有比例:「這個」爆倉也很關鍵
美中關稅戰衝擊「3類台商」 羅文嘉:75%台商獲利大幅下滑
俄烏和談:美方建議俄羅斯「放棄核電廠、換取烏克蘭領土」
關稅戰台股反彈跡象來了?阮慕驊估證券劃撥存款走勢:「躲空頭」才是關鍵
亞裔歧視?美國吊銷超逾1700名留學生簽證,中國、印度學生受重創
早上6點就要開廟門!少年廟公揭秘「全職廟公工作內容」,其實一點也不輕鬆
冷氣霉味很重「洗完濾網也沒用」!空調師傅按1鍵秒解決,不再飄出臭酸異味
川普關稅戰無差別攻擊?謝金河提「親疏遠近」策略:別把台積電當敵人打
歷史新新聞》成束的雷射光在總統府投射一個大腳印 這場遊行改變了台灣的街頭示威
BBC大哉問:馬斯克真的會離開政府效率部嗎?
「日省18億美元」馬斯克政府效率部更新成績單 法律戰也取勝
台中最強火鍋是哪家?不是輕井澤、萬客什鍋!老饕大推1間:品質穩定新鮮、高CP回訪很多次
能強行讓鮑爾下台?郭正亮指川普手上有3招:最後還是會放棄
6000元上繳國庫!新科技執法正式啟用「違規秒收罰單」,很多人還不知道
中國想建構零關稅?郭正亮示警:若簽訂「這協定」最大受害者是台灣
人物》賴清德提拔的台南幫放過蔣萬安!台北市大警長的政治《道德經》和獨門獅子吼
引領人本友善環境新潮流 中市建設局「漫步台中、遇見幸福」論壇4/25登場
為了換取暫時和平 基輔市長:烏克蘭恐得被迫向俄國割讓領土
台大醫院下令護理師抓老鼠?工會爆「捕鼠法笑掉人家大牙」 院方回應了
川普又換上鷹派臉孔!「除非中國有實質動作,否則我不會調降關稅」
關稅陰影揮之不去!逾半美國人做好物價大幅上漲準備,川普鐵粉卻希望總統更強硬
風評:目標明確現實難達─何不乾脆「罷免賴清德」?
舒緗家觀點:「中共≠中國」─說易行難,「國際法」助虐
林錫星觀點:緬甸災後戰事持續,中國在災後重建工作中將獲益
林庭瑤專欄:「川習通話」打了沒?
張姮燕觀點:80歲免巴氏量表聘外籍看護—修法已過,政府別再拖!
林麗蟬觀點:新住民基本法的實踐與施行
閻紀宇專欄:從「龍象共舞」到「鷹象同行」,印度的世紀抉擇
觀點投書:不惜挺集遊惡法只為打蔣,民進黨自打臉
觀點投書:美中矛盾下的台灣—給台灣政府與人民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