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兒少發展也需要政府的長期照護

2016-03-06 05:50

? 人氣

各界討論長照集中在老年人的長照,卻忘了兒少發展也需要政府的長期照護。(資料照片,余志偉攝)

各界討論長照集中在老年人的長照,卻忘了兒少發展也需要政府的長期照護。(資料照片,余志偉攝)

人口高齡化、少子化是台灣目前的現況。然而長期照護政策可說是年初總統大選中,社會福利政策討論裡最顯著的亮點,甚或是唯一的議題。但除了回應高齡化人口需求,設計長期照護服務與制度外,回到年齡光譜另一端,人數上日趨減少的兒少人口,實則也需要政府發展適宜政策予以協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新當選總統的民進黨蔡英文主席曾於競選期間主動提到,取經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赫克曼(James Heckman)的理論,以及參照英國兒童教育發展帳戶的設計,將針對國內弱勢家庭內的兒童,規劃專屬的教育發展帳戶。然而,此制度在台灣弱勢家庭所面臨的問題,是低收資格會改變,如果資格改變後,如何處理帳戶?誰是管理者?政府?家長?民間團體?使用帳戶的時間點或條件?

筆者長時間為兒少福利服務的工作者,所服務的家扶基金會亦推動兒少發展帳戶為概念的脫貧服務工作逾10年,是國內民間在此項議題的先驅者,因此根據台灣在實務發展經驗,以及美英兩國的理論與實務發展情形,提出有關建議予新政府在相關政策上之參考。

第一條:兒童儲蓄發展帳戶應設計有一定的閉鎖期與儲蓄年限。

弱勢家庭所遭遇的家庭風險頻繁,可用資源也有限。因此經常會想要動用教育發展帳戶的儲蓄,以致於無法真正達到為孩子儲蓄一筆教育資金的可能性。所以,一定的閉鎖期與儲蓄年限是應被注意規範的。

第二條:應對於親職能力規劃輔導措施。

由於弱勢家庭中的兒童照顧者有時帶有其他不利條件,例如隔代教養、外籍身份或是有精神相關疾病等。因此,必須協助這些照顧者具備可以關注兒童發展需求的親職能力,理財能力等等,以避免未來教育資金的誤用。

第三條:建立良好均質,價格適宜的學前教育環境

在常態的市場競爭情況下,公設幼托園所或費用相對較低的私立園所,在師生比的配置上,往往以符合法規最低限度為設計。弱勢家庭中成長的兒童,經常遇到日常學習刺激不足,需較高強度關注、協助的情形。所以,建立一個對於弱勢家庭而言,良好均質且價格合宜可負擔的學前教育環,也屬必須。

第四條:在教育制度內提升弱勢家庭兒少成長的引導課程。

在家扶過去10年針對將近3000位大專青年學生所推動的成長方案中,可以觀察已成長至青年階段的弱勢家庭兒少,普遍對於本身的生涯興趣、自尊自信、個人的優勢能力,乃至於基本生活理財能力等,都有若干程度的缺乏。因此,政府部門當可以在教育制度內協助其獲得更多成長協助,不僅是教育費用的補助上,就實質的成長課程上,還可以有更多元目的之規劃。

第五條:強化公私部門的協力制度。

根據民國100年新修訂的社會救助法,明訂政府部門應規劃有關服務,協助弱勢家庭積極脫貧。並且指出可與民間單位合作。而參考英國制度,亦可看見其透過政策引導,讓民間銀行參與相關制度。因此在公私協力上,政府應可著手於如何讓公部門、企業組織以及民間非營利組織共同協力,形成一個對於弱勢家庭兒童成長的友善環境,才可能有較全面的成效。

台灣社會現下貧富差距顯著,可支配所得的差距已超過六倍,實質差距更遠高於此。弱勢家庭中的兒童處在不佳的成長條件下,若無積極協助,則其年齡成長之後,未必能帶給國家社會所需要的成長動能。這是國家整體發展根基之所在,期許未來新政府可以看見,支持,積極的投入。

*作者為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執行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