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路邊吃茶葉蛋,嚴家淦談經濟只談憂不談喜:《金庸傳》選摘(6)

2016-03-06 06:20

? 人氣

1973年,金庸首度受邀來台,並和時任副總統嚴家淦、行政院長蔣經國等人會面晤談。作為「未來的接班人」,蔣經國給金庸的印象並不差,但他也直言,蔣家父子的家長式領導仍為「人治」而非「法治」。圖為蔣經國視察十大建設工程進度。(取自榮民文化網)

1973年,金庸首度受邀來台,並和時任副總統嚴家淦、行政院長蔣經國等人會面晤談。作為「未來的接班人」,蔣經國給金庸的印象並不差,但他也直言,蔣家父子的家長式領導仍為「人治」而非「法治」。圖為蔣經國視察十大建設工程進度。(取自榮民文化網)

萬事不如書在手,一生常見月當頭。─金庸,《明報月刊》三十三週年賀詞。

讀書之於我,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只次於呼吸新鮮空氣、飲水、

吃飯、睡覺。我曾經:坐牢十年而可以在獄中閱讀天下書籍,或土十年中充分自由,但不得閱讀任何書刊─兩者由我選擇,我一定選擇「坐牢讀書」。─金庸,《明報月刊》三十五週年賀詞。

一九七三年四月十八日至二十八日,他接受台灣當局邀請,第一次登上台灣島,進行了十天的訪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前他與國民黨從無公開來往,他的武俠小說長期以來在台灣也是禁書。但早在一九六七年初就有他要訪台的傳聞。一月三日,正遭遇國民黨當局逼迫、處於困境中的學者殷海光寫信給香港朋友胡越,曾專門提及此事:「聽說這兒某黨在設法『活動』查良鏞先生來台『觀光』。 彼等之所以看中查先生,也許是怕那邊『拉』,當然基本上由於他手上的新聞事業之影響日大。」

相距六年,他才來台,與他素未謀面的殷海光去世已近四年。這次訪問標誌著他和台灣關係開始了一個新時期。那時兩岸關係十分敏感,深諳中國傳統政治的他自然明白個中利害,他一再表示自己只是以普通記者身分訪台。不管台灣方面邀請他的動機如何,有機會到台灣走走、看看,與台灣高層見面,是他期待已久的心願。

殷海光為台灣戒嚴時期的自由主義代表人物,也是被國民黨政權打壓的代表學者,曾任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1969年病逝,其位於溫州街18巷16弄底的故居,現為台北市定古蹟。(取自殷海光基金會)
殷海光為台灣戒嚴時期的自由主義代表人物,也是被國民黨政權打壓的代表學者,曾任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1969年病逝,其位於溫州街18巷16弄底的故居,現為台北市定古蹟。(取自殷海光基金會)

當時蔣介石身體不是很健康,在家休養。副總統嚴家淦、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張寶樹等政要先後與他會面,特別是行政院長、未來的「接班人」蔣經國和他有過一席長談。早在一九七二年六月七日,他即發表過〈蔣經國當行政院長〉社評,稱蔣內閣起用了不少台灣本省人,應當說是一種新氣象,值得讚揚。但他對蔣氏子承父職的做法並不認同。在六月九日的社評中,蔣經國個人的生活倒比較有些民主作風,不大擺官架子。聽一位朋友說,某晚看電影出來,見蔣在戲院門外買了兩個茶葉蛋,剝開殼來就在街上吃,也沒帶衛兵,相當自由散漫。

他們這次見面安排在行政院會客室,他發現正中掛著一幅大油畫,畫中蔣經國陪父親在山溪邊觀賞風景。另外一幅書法,寫著格言,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動心忍性,忍人所不能忍。人們在背後還稱蔣經國為「小蔣」,其實已是六十多歲的人了,身材胖胖的,精神很健康,似乎不過五十多歲的樣子。

台灣經濟保持了多年的持續高增長,自一九六五年美國對台的經濟援助計畫終止以來,一直維持每年十%以上的平均實際增長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增長率之一。上一年的增長率是十一%,國民平均收入超過三七○美元,在亞洲僅次於日本、香港和新加坡。行政院致力於發展經濟,因此被稱為「經濟內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