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路邊吃茶葉蛋,嚴家淦談經濟只談憂不談喜:《金庸傳》選摘(6)

2016-03-06 06:20

? 人氣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是台灣兩大輿論重鎮,《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聯合報》的創辦人王惕吾常與他一同去外國出席報界的國際會議,因此很熟識。六○年代初他和比他年長十多歲的余紀忠相識結交,一見面便言談投機。他們工作相同,職責相同,都是報紙的創辦人、投資人,並且全面負責報紙的內容和言論。當時,《明報》的規模小得多,職工人數、版面數目、銷數、廣告、影響力、盈利都遠不及《中國時報》。但他們對辦報的理想,對新聞工作者的職責有共同的想法。每次見面,余紀忠總是毫不吝嗇的給他讚譽和勉勵,當時台灣所享有的新聞自由比現在有更多限制,新聞工作者曾為了工作和言論而失卻自由,受到懲罰。他總是表示,自己所處的環境比他好得多,比較容易,如果再向壓力低頭,簡直不配辦報了。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心中常會浮起一些人的影子,其中包括余先生。他會想,「這次倘若我投降妥協,余紀忠先生,還有某某人、某某人,他們會瞧我不起的。」余在無形之中,多次幫了他做一個正直的報人。每次到台灣,他一定去拜訪,余紀忠也一定約他餐敘。二00二年四月九日,九十三歲的余紀忠去世,他寫悼文時,想到數十年來相交的點滴,想到余先生的微笑的面容,溫文爾雅的表情,禁不住眼淚涔涔而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與金庸同為一代報人,余總是毫不吝嗇的給他讚譽和勉勵,當他陷入困境之時,總會想起自己的處境已經相對容易,如果再向壓力低頭,簡直不配辦報了。(取自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與金庸同為一代報人,余總是毫不吝嗇的給他讚譽和勉勵,當他陷入困境之時,總會想起自己的處境已經相對容易,如果再向壓力低頭,簡直不配辦報了。(取自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作者為獨立撰稿人,著有《1949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私人記錄》、《筆底波瀾》多本書作,本文選自作者新著《金庸傳》(印刻文學)。本系列結束。

《金庸傳》,傅國湧著,印刻文學出版。(印刻文學提供)
《金庸傳》,傅國湧著,印刻文學出版。(印刻文學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