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窮忙鬼島,所以別無選擇?別被耍了,跳脫這些思維就有機會翻轉命運...

2018-11-26 15:45

? 人氣

「悲觀」,可以說是近年來台灣青年的關鍵詞。

長期停滯的薪資,與對青年不友善的職場環境、房產價格所得比等等,使得每過一段時間,「青貧族」、「厭世代」、「窮忙族」⋯⋯這些字眼,便在媒體專題中不斷排列組合,形成特殊的「月經文」現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階級固化」,也在這樣的環境下,儼然成為一個新興熱門詞語──這是目前在中國網路論壇上被瘋傳討論的話題,在台灣媒體中也偶爾會被提及。

其實這概念並不新,在台灣的社會學研究中,翻譯作「階級僵化」(Class Crystallization),應可追溯到 1940 年代甚至更早,討論「階級」的社會學研究。而這個關鍵詞,如今也常常伴隨著「M 型化社會」、「貧富差距」等名詞一起出現。

但多數人不會去深究「階級僵化」的學理,用最簡單的話來說,這個詞用在今日網路世界中,其核心精神就是──「窮人想翻身,難了!」

「階級僵化」的相反,就是「階級流動」。它也跟「階級複製」有異曲同工之妙──持這種說法的人,多認為「龍生龍、鳳生鳳」,這是一個「拚爹的時代」──只要你投胎投對了,人生就能順利圓滿,甚至人生八成的結果,在精子與卵子結合的那瞬間就決定了(?!)

這個論點,據說也有許多研究支持。例如台大社科院經濟系教授駱明慶,在 2000 年就曾有一篇研究〈誰是台大學生〉,研究顯示錄取台大的學生,有很高比例來自台北市,尤其文教精華區大安區──而隔了 14 年後,駱教授再次研究 2001 年到 2014 年的數據,發表〈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結果發現,台大學生仍有高比例來自北市大安區,更有超過一半來自北北基。

這個研究本身是中性的,研究方法也沒有問題。但也被普遍「解讀」為因為大安區的居民是「台灣社經環境中的頂層階級」(天龍人),自然其子女也較容易考上台大,因而被當作「階級僵化」的證據。

這種概念,跟「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也有一定的關係。「馬太效應」最早由美國學者羅伯特.莫頓於 1968 年提出,典故來自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句:「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馬太效應」一開始其實是一個社會心理學名詞,指涉的是知名人士的成就跟聲望,會如同雪球般越滾越大,機會也相應而生,產生「累積優勢」。反觀如果起初沒有任何名聲基礎的人,即便擁有相同成就,仍相對難以被看見。

後來,此說法被廣泛地引用到其他學科,例如經濟學、管理學與社會研究上,指的正是前述「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者全拿」的現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