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體系在川普(Donald Trump)推行「對等關稅」政策的震蕩下,發生了諸多變化。緊接著,習近平開啓了對東南亞三國的訪問。
東南亞國家協會(簡稱「東協」)國家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受到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的打擊最嚴重的地區,此次訪問的越南、柬埔寨和馬來西亞這三個國家,受到美國加徵稅率分別為45%、49%和24%。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川普執政後,中國調整貿易結構,東協國家超越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對於中國來說,加強與東協國家的聯繫變得前所未有的緊迫。而東協面對區域大國,心態一直較為複雜,但在川普不確定的貿易政策衝擊下,它們也不得不調整自身站位。
至於美國,隔著太平洋看著中國與臨近貿易夥伴密切互動,川普也表示「像是在想辦法『怎麼整美國?』」。
此次訪問會給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帶來哪些新變化和趨勢?為此,我們採訪了專家,對相關情況進行了分析和解讀。
訪問看點:C909、軍港、出海新目標
習近平對越南國事訪問,恰逢越南準備紀念「南方解放」50週年之際,同時也處於美國總統川普因「解放日」而引發貿易戰的緊張背景下。訪問期間,中越兩國領導人共簽署了45份合作文件,併發表《中越聯合聲明》,宣佈將繼續深化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推動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
聯合聲明中,雙方一致認為應堅定推進中越友好事業,重申支持彼此走社會主義道路,並將戰略互信提升到更高水平。兩國領導人認為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越南發展新生產力是構建更全面、更深入合作結構的機遇。同時,越南和中國同意妥善管控和解決分歧,維護中越友好大局。
此次訪問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航空合作的突破。中國商飛製造的飛機—旨在打破波音和空客壟斷的國產客機——成為關注焦點。在長期努力下,北京獲得了越南對中國民航局認證飛機的認可。
4月13日,在習近平訪越前夕,越南政府頒布第89/2025號法令,規定進口越南的飛機包括中國民航局認證或認可的飛機。同日,越南廉價航空公司越捷與商飛在河內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據路透社報導,越捷將租賃兩架商飛C909(即ARJ21),由成都航空機組運營,執飛河內—昆島和胡志明市—昆島兩條國內航線。
雖然中國商飛的飛機已被多家中國公司運營,但至今在海外市場獲批和銷售仍面臨困難。但對越南而言,這一合作也並不容易,因為越南航空和越捷航空都在尋求購買更多波音飛機,以減少對美貿易逆差、緩解川普施加的高額對等關稅的壓力。
鐵路合作是此次訪問的另一亮點。據路透社獲得的資料,相關文件包括加強供應鏈和鐵路合作的協議。越南總書記蘇林建議推動戰略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特別是老街—河內—海防鐵路項目,包括貸款優惠、技術轉讓和人才培訓。越南建設部部長陳鴻明與中方簽署了7份重要合作文件,聚焦鐵路和公路發展,包括老街—河內—海防、同登—河內、芒街—下龍—海防等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