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沒在幫忙而是搗亂!嬌生CEO警告川普,敢對藥品加稅、美國將陷入「藥物短缺」危機

2025-04-16 16:28

? 人氣

知名跨國醫藥大廠嬌生(Johnson & Johnson)。(美聯社)

知名跨國醫藥大廠嬌生(Johnson & Johnson)。(美聯社)

身為跨國知名醫藥企業的嬌生(Johnson & Johnson),非常擔心華府會把關稅目標瞄準醫藥產業,現任執行長日前透過媒體公開警告,假如美國政府真的對製藥產業祭出潛在關稅,無論稅率多寡、都可能導致當地面臨藥品短缺危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雖然製藥產業並未被納,川普(Donald Trump)政府4月宣布的一系列廣泛關稅清單,但總統本人曾多次明確暗示,他正在考慮以類似手段,迫使各大廠商將生產線或研究中心遷到美國,讓這些藥品變成美國製造(Made in USA)。但打從1994年《世貿組織》(WTO)的貿易協定簽訂以來,美國對進口藥品一直採取免徵關稅優惠至今。

嬌生現任執行長杜瓦托(Joaquin Duato)在電話會議表示:「針對藥品為何一直維持零關稅,是有其必要原因的。因為施加關稅,會干擾背後的供應鏈,進而導致藥品短缺。如果你(川普)想讓企業在美國本土,建立製藥與醫療科技的製造能量,最有效的方式絕不是關稅,而是稅制政策(tax policy)。」

他也舉自家企業為例,嬌生早已決定,未來四年內將在美國投資550億美元(約新台幣1.78兆元),打造新的生產線,這次的投資規模,比過去四年提高至少25%。但做出貢獻的他們,如今卻因為川普政府莫名關稅政策,造成旗下多款手術機器人等醫療器材與科技產品,都面臨新一輪關稅衝擊。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白宮最新宣告表示,已開始著手調查,目前「仰賴進口藥品」這個情況,究竟對國家安全造成哪些潛在影響。這項調查已在4月1日啟動,將進行為期21天的多方諮詢。

相比其他產業高層,醫藥與製藥產業經常得和政府合作,面對川普非理性關稅政策,許多大廠基本避免公開批評、選擇私下透過協商或遊說管道,設法影響政策實際走向。但嬌生並不是第一家大廠開砲,歐洲疫苗大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董事長德瑪瑞(Michel Demaré),上星期就曾公開示警,假如川普堅持對醫藥或相關器材實施進口關稅,受傷害的將是病患與整個醫療體系。

諷刺的是,絲毫不理會專家學者各種提醒,一心只想再次使用關稅施壓企業的川普,16日簽署新的行政命令,要求公衛機構設法降低美國民眾的處方藥物價格。該命令要改善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藥品價格協商機制,增加超過15種常用藥物,包含糖尿病熱門藥物、也被稱為「網紅減重針」的Ozempic,讓更多中老年美國民眾能負擔得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靖棠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