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火再起,中國反擊性課徵最高達125%的報復關稅後,美國最新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由145%拉高至245%,這場關稅對峙讓中國本已疲弱的經濟雪上加霜。近日廣東、江蘇等出口重鎮傳出工廠停工、裁員潮蔓延,企業哀鴻遍野。
工廠關門、失業潮湧現 中國中小企業陷生存危機
隨著美方大幅調高對中商品關稅,第一線出口企業首當其衝。廣東、江蘇等地的外銷工廠近期接連傳出訂單縮水、出口受阻,不少企業為節省開支被迫停產或裁員,甚至啟動無薪假機制。社群平台上流傳多段影片與公告,畫面中工廠空蕩、倉庫堆滿無法出貨的貨品,顯示出口鏈條嚴重受阻;員工也無奈說到,「昨天還好好了,今天就沒事做了」,被老闆突然告知當天下班以後就全面放假。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許多中小型企業經營者直言「產品沒人要、工廠怎麼撐?」更擔憂貿易戰若持續升溫,恐造成數千萬計的就業人口失業,帶來更深層的社會與經濟震盪。

中國官方強硬應對 習近平轉進東南亞尋出路
儘管基層企業苦不堪言,但中國官方對美國的貿易施壓毫不退讓。《人民日報》與《央視》連日來發表社論與評論節目,直指美國是「多邊貿易體制的破壞者」,指控華府試圖操控全球供應鏈。中方表明除非美方率先撤銷關稅,否則不會重啟談判,呼籲全國以「鬥爭精神」應對這場博弈。
與此同時,國家主席習近平則選擇走向國際舞台,日前出訪東南亞期間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未來」,呼籲推動區域經濟合作。外界分析,北京此舉意圖拓展外交空間,尋求新興市場對沖美方壓力,為中國外貿出口開闢新局。
美中貿易戰再升溫 高盛早預警中國2千萬失業潮
美國最新對中國課徵達245%關稅,早前高盛也做出預估關稅戰恐衝擊中國出口導向產業,導致最多2000萬名中國勞工失業,占總勞動力約3%。在經濟放緩、內需疲弱與外貿萎縮三重夾擊下,中國就業市場成為最脆弱環節。儘管政府政策推動首季經濟成長逾5%,勞動市場與消費信心依然疲軟,企業招募意願下降、職缺銳減近三成。花旗與高盛等投行更下調中國GDP成長預期。儘管美方稍微放寬部分關稅,中國若未能有效提振內需,恐難穩住官方5%的成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