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岸防衛隊(U.S. Coast Guard)的北極星號(Polar Star)是一艘滿載排水量為1.3萬噸的巨型破冰船,能夠破除逾20多英尺(約6.1公尺)厚的北極冰層。但它是美國唯一的一艘全年運行的破冰船,而且是將近半個世紀前建造的。
在為涉足北極而展開的日益激烈的全球性競賽中,破冰船是開闢貿易路線、開採資源和投射軍事力量的必要工具。美國及其盟國已遠遠落後於俄羅斯,而中國正藉助全球最大的造船業迅速取得進展。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已示意,他希望將北極重新置於美國優先事項清單的首位。他已經表示,美國出於國家安全考慮需要取得格陵蘭島的所有權,海岸防衛隊將擴大其破冰船隊規模。
川普上個月說:「我們將訂購大約40艘海岸防衛隊大型破冰船。非常大的那種。」
這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破冰船可以為其他船隻在冰面上開道,多年來,美國建造哪怕是一艘破冰船都已步履維艱。即使川普能夠調動政治意願和資金來建造更多破冰船,美國也還需要使其萎靡不振的造船業恢復生機,該行業幾十年來一直在走下坡路。
與此同時,俄羅斯擁有大約40艘破冰船,還有新的巨型核動力破冰船正在建造中。中國遠在北極圈900英里(約1448公里)之外,卻擁有四艘破冰船。專家們表示,中國的首艘國產核動力破冰船最早可能在今年亮相。

俄羅斯近年來已遭遇挫折。因烏克蘭戰爭而受到的制裁限制了俄羅斯獲取建造破冰船所需某些零件和技術的渠道,比如推進系統和雷達設備。一艘名為Rossiya號的在建核動力破冰船的建造進度已經落後了三年。但俄羅斯已經遙遙領先,並且擁有多年的北極作業經驗。
與其他一些領域的情況類似,俄羅斯正在利用中國的投資和技術支持,而這可能會進一步激發北京方面對極地的興趣。中國一家造船廠最近交付了一艘耗時兩年建造的破冰船。美國的那艘新破冰船與這艘中國船隻相比將有更高的破冰能力級別,但其建造直到最近才開始,距離建造合約授出已經過去了5年。
破開厚厚的北極冰層
破冰船被視為在北極保持影響力不可或缺的工具。即使全球變暖、一些航線得以打通,但除去夏季的一兩個月,該地區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船隻無法通行的——除非有極地船級的破冰船護航。
受冰況影響,船隻繞格陵蘭島航行仍然十分危險。這座全球最大島嶼的極北地帶坐落著世界上最大的未開發鋅礦床之一,但該礦床所在的峽灣幾乎全年都被冰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