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和馬斯克都是天方夜譚式人物,同時在現實中出現;他們也都是性急之人,上任以來日日放火,照亮了川普是個「選舉與治理分開」的人。當前,馬斯克是實現川普政策的核心,他早已表達過:對臺灣有利、對美國有利、也因此對大陸有利的思維。
臺灣面對大川大海的洶涌浪潮,是否也有擁天方知識、具策馬橫川能力的騎士?能夠吸引到馬斯克的注意與對話?
賴清德能不能在「策馬橫川」的形勢中學習應變?甚至高桿到引變?我們充滿熱情期待!但賴清德卻全力在井底潑污水,以罷免之名搞延長選舉;已經拿到了比蔡英文還多的錢,一事未做,先喊沒錢不肯做事…,實在是扶不起!幸而,賴清德也不過只能繼續愚弄他28% 的鐵桿選民。期待其他72% 的人民中,能夠出現民間領導力量,展開第二路外交行動!
大賈現實主義、大授權、大切割
川普的選舉策略,基本上印證了在「普通選舉體系」下,可成為準定律的3項理論:「形象選舉」「選民結構-勝選6策」與「機緣與努力,前者影響略大」。
而川普已展現的治理手段也有3個特色:第一、與競選訴求分開。第二、與其他言行不一的政客有微妙的不同,亦即存在「治理意識」,用白話講,就是亂吹之外,還是有為自己、為股東(人民)賺到錢的「大賈現實主義」。第三、只要能賺到錢,他樂得無事,會大授權;而若賺不到錢,他的忍耐期間有限,會大切割。
川普以「信耶穌」的宗教方式競選,但他能意識到,「得永生」必須走其他務實路線,甚至與他宣示相反的路線。
他的競選與就職演說,大量使用「二元論」口號,如「加關稅、減所得稅」對庶民有吸引力,但長期必為災難。(請參見本專欄《川普雲端支票 馬斯克落地兌現?》)
他認為宣示與執行無關,更呈現在他重用馬斯克上。
他最主要的政見之一是「反移民」,但馬斯克就是移民,還是第一代移民。
他另一項主要政見是「重啟製造業」,所有發達國家均早已證明,除非有非常特殊、且尚未被證明可成功的配套,必須更大量吸收移民。
馬斯克日前有關「美國國際開發署用你們的稅款,資助了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在內的生物武器研發。」的發言,固然有許多其他動機與內情,基本上嚴重違背川普「要大陸完全背鍋」的明確宣示。
當然,川普的宣示也可能僅是「大賈現實主義」的手段之一,馬斯克可能瞭解,只要大陸給好處,川普就會「不予追究」。
以戰逼和、漫天要價、遠交近攻
川普的「大賈現實主義」就是以戰逼和。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遠交近攻。並在他主持的電視真人秀節目《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中,由2004至2017年,反復印證了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