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狂吹「35歲魔咒」,科技企業猛挖「人礦」的青春保質期

2024-08-15 08:27

? 人氣

「35歲魔咒」最初用來描述中國大型科技公司裁撤「年長」員工的現象。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當下,這一情況已變得愈發普遍。(美聯社)

「35歲魔咒」最初用來描述中國大型科技公司裁撤「年長」員工的現象。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當下,這一情況已變得愈發普遍。(美聯社)

「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大部分人到35歲左右就已經像一塊『人肉電池』一樣被榨乾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家在上海的李女士30歲開始在中國幾家互聯網公司「打轉」,近一年時間已經歷兩次裁員。35歲的她如今正積極尋找新工作,但也害怕間隔時間越長,越消耗自己的自信。

「我從不主動跟其他失業的朋友聊(失業相關的話題),我發現每個人都像易碎玻璃一樣,非常脆弱。」去年夏天,32歲的方成文(化名)離開工作3年的一家杭州的知名互聯網公司後,至今仍在找工作。

處於失業狀態的她們並非個例。方成文說身邊來自外企和互聯網行業的朋友就有七、八位沒有工作。「前兩年是只有女性,這兩年男性也開始不上班。」

方成文是上海人,本科畢業於美國波士頓的一所高等學府,在美國有八年工作經驗, 2017年回中國工作。李女士則有11年從業經歷,5年互聯網行業經驗,還帶過3人的小團隊,放在互聯網行業如火如荼的2015年,她曾是被追捧的人才。

但近兩年裡,她們的求職經歷並不順。在經濟下行時期,互聯網企業裁員接踵而至,有用工需求的公司的招聘要求則變本加厲。在她們面前,橫亙一條無法躲避的35歲年齡線,外加女性特有的婚育問題。

她們的經歷,也是第一批中國互聯網打工人經歷行業高速增長後,撞上經濟下行週期和行業迭代的縮影。沒有人能對未來的職業發展路徑給出確定的答案,大家似乎都在等待新工作機會的到來。

體面面對裁員,但被實習生冒犯大哭

在互聯網行業的就業市場裡,35歲已成為一道明顯的分界線。

今年2月,李女士對市場變化有所警覺,她跟男友溝通過,要減少不必要開支和做好失業的凖備。去年她曾經歷過一次裁員。

5月的一天,老闆突然找李女士談話。「他(老闆)跟我說公司要放棄我的時候,那一瞬間我坐在咖啡館裡,旁邊人來人往,我想著我一定要體面一點,畢竟我已經35歲了,又不是第一次經歷,」李女士回憶道:「我知道老闆認可我,我很棒,公司只是迫於形勢的選擇,但那個瞬間我的眼眶還是紅了,聲音也哽咽,我努力平靜了好幾秒。」

她說自己用一晚上接受被裁員的事實,第二天和人資部門HR面談時很平靜,情緒「特別地收著」,人資HR還評價「聊了這麼多人,我是相對來說表現得最職場和最專業的那個人」。幾天時間交接完工作後她正式離職。

一切看起來像是體面的告別,直到被實習生的一席話冒犯,她的價值觀受到挑戰,隱藏在內心的情緒才被釋放。

比她小10歲的實習生與她道別時評價她:認真工作,熬夜完成項目,最後依舊被裁員,好像努力無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