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見島》留不住黃河古檉柳,會不會是青海的恥辱?

2018-09-22 05:50

? 人氣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的黃河大橋。(資料照,新華社)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的黃河大橋。(資料照,新華社)

2006年開始,汪永晨發起了「江河十年行」,每年組織相關專家,以及10—20個記者,一方面跟蹤觀察西部地區主要的大江大河如大渡河、青衣江、雅礱江、瀾滄江、金沙江、怒江三江並流地區,尤其關注這些江河上已建和在建的水壩。一方面關注與記錄各江邊人民和生態的十年滄桑。江河十年行是見證和記錄的十年,更是保護和搶救的十年。如今,十年回顧之旅啓程。

江河十年行回顧之旅考察報告之一青海的黃河灘上有600多棵活了300多年的古樹讓專家們「吵起來」了。為什麼呢?一些專家說這些樹活了300多年了,且有四個世界第一,不能被水電大壩淹沒,應該保護。另一些專家說,這些樹哪有那麼大歲數,大多數也就20到40歲,有兩棵上了百歲的,可一棵倒伏了,一棵心腐了。而且這種叫檉柳的樹,黃河那一代多的是,不是保護樹種,水庫淹沒那片樹可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圖/樂見島提供)
(圖/樂見島提供)

(圖1:保存在中科院吐魯番沙漠植物園的古檉柳樹樁上有著102圈年輪潘伯榮供圖)

在一片爭論中,2018年8月7日,青海省召開「青海同德縣然果村甘蒙檉柳保護論證評審結果新聞發佈會」,會上發佈:本著「尊重科學、尊重事實、尊重規律」的原則,組織專家對檉柳保護和移植等工作進行全面調查、論證、評估,並確定保護方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省有關部門組織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專家組成調研和科考組前往實地對樹木年齡、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保護價值、移植科學性進行研究論證。……專家組認為可以實施遷地保護。

面對這最後的決定,發現這片古樹的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所的吳玉虎研究員無奈地說:塵埃落定,我能做的都做了。為保護這片古樹,發起媒體關注,讓羊曲電站停了22個月的年輕人邵文傑寫了文章「再見古檉柳」。

2017年8月黃河十年行(黃河十年行是以媒體的視角記錄黃河及兩岸人家十年的變化媒體考察)時,我想親自去看看這些有著四個世界第一的古樹長得什麼樣?可是當我到了長有這些古樹的村邊時,我們的車就被攔下了。我獨自往村裡走時,村子是空的,沒有一個人。正在我獨享這片寂靜時,一輛摩托車停在我面前,下來兩個大男人站在了我的面前,不讓我再往前走半步。不管我來軟的還是來硬的,我最終還是楞被他倆架上了摩托車,拉出了村子。2018年,不死心的我,再次和黃河十年行的兩位專家一位攝影愛好者租了當地的車,再試著去看古檉柳。在路上我問司機,你們這要修一個水電站,這個電站要是修了就要淹掉一大片古樹。你覺得是修電站重要還是保護古樹重要。他說修電站重要,因為可以賺錢,保護古樹還得花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