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球觀點:台巴生變恐是時間問題

2023-05-05 06:50

? 人氣

2023年4月30日,巴拉圭總統大選期間,執政黨候選人潘尼亞在投票結束後發表談話。(資料照,美聯社)

2023年4月30日,巴拉圭總統大選期間,執政黨候選人潘尼亞在投票結束後發表談話。(資料照,美聯社)

台灣南美洲唯一邦交國巴拉圭,經過激烈競爭後,長期執政的紅黨驚險中保住政權,由聲稱支持台巴邦交候選人潘尼亞勝出。雖然巴國政黨未輪替,我國仍存在對未來台巴關係的憂慮,因為美國事前已宣告台巴邦交力有未逮,巴國內部轉向中國的聲音愈增,選前我外交部一再喊話請珍惜雙方邦誼,可見一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官員在蔡英文總統出訪瓜地馬拉時表示,巴國會是下一個與台灣斷交的國家。此言一出,令外界質疑世界第一強權,竟管不住自己的後院,任由中國深入拉美,挖我邦交國,在國際上孤立台灣,在區域上形成美國國安風險。

美國深知巴國的問題源自於政府的貪腐,導致社會貧窮與不平等,雖有針對貪瀆政治人物祭出制裁,例如舉證前總統卡提斯涉及洗錢與走私,也有提供民間經濟與教育等援助,卻無法解決巴國根深蒂固的貪腐問題。

綜合美國研究機構對拜登政府無力制止巴國貪腐的原因是:有來自南美鄰國和中國的干擾因素,是一遙遠的內陸國,美國刑事調查緩慢,司法難以擴大對巴國的支援,強勢干預恐引發紅黨反彈,過激的手段不保證有效,司法結果恐引發國務院與財政部扞格。加上拉美粉紅浪潮再起,各國(難)民仍持續湧向美墨邊界,使情況更為複雜。

2023年4月30日,巴拉圭總統大選投票結束後,潘尼亞的支持者跟看板合照。(美聯社)
2023年4月30日,巴拉圭總統大選投票結束後,潘尼亞的支持者跟看板合照。(美聯社)

事實上,多數巴國民眾對美國有好感,但認為巴國最大的問題在於政府貪腐,以及一系列經濟所引發的問題,包括失業、貧窮、通貨膨脹、社會不平等,所以他們希望本次大選能終結政府的貪腐問題,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他們並不在意與台灣的邦交議題。諷刺的是,現任總統阿布鐸當時就打著反貪腐的旗幟勝選,但任內貪瀆依舊。

反觀農牧業及工商界則希望能打開中國市場。前者期望能與其他鄰國一樣,將同質性產品銷售到中國,因為該國的牛肉及大豆無法順利外銷同是生產的美國,且據估計中國僅需少數省分進口,即可消費巴國整年上述的產品;後者欲藉由中國的市場提升生產技術與品質,為南方共同市場和一帶一路做準備。艾里格里競選時一再強調與北京建交,就是想藉由經貿改善百姓生活,爭取產業界與一般群眾的選票。

相較於巴國人民的需求,國人真正在意的是,我國護照能暢行無阻大於台灣有多少邦交國。然而,無論藍綠誰執政都要面臨,美日等大國高喊支持台灣的同時,我邦交國卻一再流失的問題。國人難免質疑為何大國不與我建交?為何連小國都不再聽從美國的指示?答案只有一個,西方世界不願與北京正面為敵,小國為求生存,自謀出路。此外,因生活如常,國人已無感斷交的消息。

雖然潘尼亞選前挺台,但仍須面對國內農牧團體要中國市場的壓力,屆時應會再說出選擇能提供巴國更好條件的國家,向台美喊話要提供比中國更佳的援助,否則轉向北京的責任不在巴國。再者,巴國外交圈與政界認為,轉向北京是遲早的問題,而不是會否的議題。外界都在關注華府,台北及北京對巴國大選結果的反應,以評估美中兩大強權在拉美競逐的消長,及台北如何應對後續的發展。

巴國對台灣國際外交具有相當大的象徵意義,要感謝我辛勞外交人員努力不懈的維護。對巴國而言,經濟安全即是國家安全,台灣目前可以滿足巴國的發展,不表示未來仍然可以,宏都拉斯即是例證。假設美國全力支持台灣在國際組織發展,且北京難以阻撓,邦交國的多寡或許就不是問題,且可另闢我國際外交的模式,以實質代表處取代官方大使館,走出一條另類「法理」的外交承認,因為近來美國學術界及政府官員,一直釋放出台灣應聚焦在國際組織的參與,而非強調邦交國的多寡,似乎在打造一套適合我國類法理性政治實體的準官方外交模式,朝向兩個「中國」存在於國際發展,這或許也是為何民進黨近期一再鼓吹雙重承認的原因。

*作者為大學副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光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