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伯泉觀點:華語留學產業評鑑形式主義與警總化

2023-02-17 06:50

? 人氣

筆者就看過一所私大,歷經3次華語評鑑不過關,最後才勉強過關。過關後,教育部優化輔導3年,但輔導3年仍然不知如何營運華語中心,覺得很困擾。這牽涉到所謂華語中心評鑑(境外招生資格審查)是形式主義化的評鑑。例如上述很有經驗的評鑑委員,抓著H大的自我評鑑報告書,以形式精神(純粹的形式主義)指出大約100個需要改善之處。筆者是college of science畢業,深知理學院的形式科學精神很重要,人文社會科學的形式精神也很重要,但華語中心經營是「社會工程」,「形式作文」寫了100分,通過形式主義評鑑,又so what?通過以後還是不會經營。正如同學術界怨聲連連的所謂系所評鑑,當時不是「寫作文100分」都通過系所評鑑了嗎?怎麼一堆系所突然少子化來臨就都關系關所了。教育部幸好及時踩煞車,把系所評鑑廢除,只保留校務評鑑,降低矛盾與抱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教育部推動「優華語計畫」。圖為外國學生在台灣老師指導下練習書法。(來源:政治大學)
教育部推動「優華語計畫」。圖為外國學生在台灣老師指導下練習書法。(資料照,政治大學提供)

為何評鑑通過,優化3年,還是不會經營?這牽涉一個更重要的概念。上述很有經驗的評鑑委員在評鑑時說,一般華語界把華語中心分成兩類:營利型與服務型。這個分類似乎是錯誤也是正確,正確是指從財務預算層次,鬧區的華語中心是營利型像補習班,其餘大學的華語中心往往需要編行政預算做服務。錯誤是指這個財務預算分類,無法解釋華語中心的功能原型,以致評鑑委員往往「很外行」不了解評鑑對象華語中心的經營功能,如何進行評鑑呢?另一個錯誤是大學華語中心不宜「營利型」,因為大學是免稅的非營利法人,若一般華語界真的說成「營利型」,有點錯愕。

華語中心的功能原型是什麼?筆者(2022)提出當前的台灣華語中心至少有4種功能原型:推廣型(少數在鬧區或夜市的華語中心)、開課型(只負責教學的華語中心,類似語言中心)、招生型(以替大學招學位生為華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例如需要求活路的私立大學)、交流型(國立大學的招生壓力低,以國際交流為主要活動)。當然有些大學的華語中心會有功能混和或整合的情形。評鑑單位找評鑑委員,往往圖方便性,找華語系所的教授來擔任,往往又是以國立大學華語系所為主。國內華語系所教授的研究幾乎集中在微觀的教學領域,因此評鑑委員的專長適合評鑑上述4種功能原型的「開課型」華語中心。但是對於招生型華語中心非常陌生、對於推廣型華語中心沒有經營經驗,交流型往往是國立大學則稍有瞭解,但也不是每位評鑑委員都有主辦國際交流的經驗。進言之,國內華語中心放在大學的政治環境中,其經營很複雜。所謂「境外招生資格評鑑的華語研習生招生非常繁複又瞬息萬變」,評鑑委員對於如何經營華語中心,很少有經驗。即便有經驗也往往是比較簡單的鬧區推廣型華語中心。換言之,評鑑委員基本上對於教學層次內行,但對於經營華語中心很外行。這樣就可解釋上述的華語中心評鑑通過再優化3年,仍然不會經營華語中心的怪異現像。準此,筆者早就在期刊論文主張廢除所謂的境外生招生資格評鑑,改採其他模式。系所評鑑都廢除了,還需要這種模式的華語評鑑嗎?因為不具重要意義,往往流於形式主義或者權力鬥爭,無助於台灣華語產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