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政騏觀點:務實台獨為何登場?

2024-05-23 06:40

? 人氣

總統賴清德20日出席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暨慶祝大會。(顏麟宇攝)

總統賴清德20日出席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暨慶祝大會。(顏麟宇攝)

賴清德就職演說被視為「務實台獨正式登場」,再次重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就連「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都變成「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擺明了承認「這個國家」就是借殼上市的政治實體,也就是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描繪的務實台獨路徑。《台灣前途決議文》作為執政的民進黨黨綱的一部分,經常被簡化為「台獨」,甚至不明究理的被誤認為是「台獨黨綱」,沒有被認真的對待,自然無法理解務實台獨為何會在此刻登場,誤以為僅是賴清德的個人意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民進黨在2000年、2016年分別二度政黨輪替取得政權,陳水扁在首度就職演說中提出「四不一沒有」(不會宣佈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議題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雖然只是負面表列「不搞台獨」,但也算是向對岸拋出善意。可是阿共給的回應是「聽其言、觀其行」,冷淡而沒有任何嘉許。接著,陳水扁在翌年元旦談話中,進一步拋出「從兩岸經貿與文化的統合開始著手,逐步建立兩岸之間的信任,進而共同尋求兩岸永久和平、政治統合的新架構」,所謂的「統合論」,沒想到阿共仍未改變「聽其言、觀其行」的態度,加上對國民黨的差別待遇,最後讓陳水扁走上一邊一國的對抗路線。

再一次,蔡英文在首度就職演說中強調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這不僅是承認「中華民國」的國號及憲政體制,更重要的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直接承認兩岸是非國與國的特殊關係,民進黨籍的總統能在就職演說做這樣的宣示,已經是最大的底線。結果當時中共全國台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第一時間發表肯定蔡英文就職演說的評論,卻立刻被打臉並拔官,中共改以「未完成的答卷」來定調蔡英文的就職演說。換言之,無論民進黨籍的總統釋出多少善意,提出再多兩岸可以平等對話交流的框架,阿共永遠不會滿足,只會得寸進尺、軟土深掘。

民進黨歷經二次輪替執政,總算看清楚阿共「只要承認一中或一國,其他都好談」的一中原則「新三段論」,根本只是請君入甕的誘餌,自始至終「舊三段論」才是阿共的真正目標,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的代表政府,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即便此次520就職演說之前,某大報社論直接指名「習近平、王滬寧先後釋放善意,希望兩岸交流能夠恢復」,但是民進黨已經吃過2次虧,不可能再犯第3次錯誤,於是務實台獨才會在此時此刻正式登場。

2024年3月5日,王滬寧(左)、習近平(中)跟李強(右)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美聯社)
2024年3月5日,王滬寧(左)、習近平(中)跟李強(右)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美聯社)

賴清德務實台獨的演說內容,其實不是現在才創造出來的,許多關鍵內容都是出自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例如:被輿論高度關注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民進黨1999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是維持蔡英文與賴清德之間一致性的基礎。那一年,民進黨準備首次取得中央政府執政權,且在1997年的地方政府選舉中,民進黨已贏得12個縣市的執政,終結國民黨超過半世紀的一黨專政,台灣歷史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民進黨志在必得。在那樣的時代氛圍下,民進黨內各派系目標一致,經過激烈的辯論後,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正面肯定了中華民國(台灣)的現狀:「臺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都必須經由臺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