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顧立雄有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2024-05-23 06:10

? 人氣

國防部長顧立雄。(柯承惠攝)

國防部長顧立雄。(柯承惠攝)

在眾人多方質疑下,賴清德仍然任命顧立雄出任國防部長。賴清德堅持己見,必然有其道理,想必是要交付顧立雄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表面看來,顧立雄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國防改革,打造現代化、知識化及專業化的優質部隊,來提升國軍的整體戰力。但實際上,顧立雄可能肩負著另一項更重要的任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李登輝執政後,雖然身在國民黨,卻心在台獨事業。提出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就是暗指「兩個中國」或者「一中一台」。無論如何,就是要使台灣獨立,與大陸各行其是。其後的陳水扁與蔡英文都繼承李登輝的思想與志業,所作所為都是在明暗之間走向台獨。

蔡英文執政後,更是積極推動台獨工作。但是蔡英文深知上一代以及這一代的台灣人民,有甚多人保有中國意識,要在台灣完成台獨工作絕非一朝一夕能竟其功,必須寄望下一代、甚至更下一代。因此積極從事播種紮根工作。

推動台獨的軸心工作就是進行「去中國化」,從歷史、文化、民族、法統等方面切割台灣與大陸的連結。舉凡將中國史列入東南亞史、強調南島文化、否認炎黃子孫、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都是力圖從思想上改變台灣人民固有的認知。

經過長期的思想改造,台灣有越來越多的年輕族群已經喪失中國意識。有越來越多的台灣人民自認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這是台獨工作者甚大的成就。然而即使如此,台灣仍然有一股強大的勢力,始終保持與中國大陸的連結。這股勢力成為台獨工作極大的障礙。台獨工作者必須徹底改變、甚至消除這股勢力。

始終保持中國意識,維持與中國連結的這股勢力存在於軍中。國軍的主力是陸軍,陸軍骨幹的來源是陸軍官校,而現今陸軍官校的前身是創建於大陸的黃埔軍校。這一連串的因果關係,使得目前的國軍仍然與大陸保持緊密的連結。

台獨人士對蔣介石恨之入骨,因此民進黨執政後,將台灣各地的蔣介石銅像全數清除。唯獨軍中的蔣介石銅像未受影響,因為蔣介石是黃埔軍校的首任校長。如今的國軍仍然繼承著黃埔精神。在蔡英文任期最後階段,台獨人士仍然要求將軍中的蔣介石銅像移除,但時任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在公開場合要怎麼處理他沒有意見,但是營區內所有的東西都是國軍的財產,沒有犯法為何要變。

既然過去的國防部長始終拒絕台獨人士「去蔣化」,並且陸軍仍然傳承黃埔精神,賴清德任命顧立雄出任國防部長的深層用意,顯然是要求顧立雄實現軍中的「去蔣化」,完成台獨勢力「去中國化」的最後一塊拼圖。顧立雄曾任行政院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清算國民黨成效卓著。賴清德想必期待顧立雄能夠繼續清除國民黨遺留在軍中的遺毒。不過,黃埔軍魂早已深入陸軍官校。陸軍官校校歌,以及陸軍軍歌中的中國意識深厚,恐怕不是顧立雄能夠輕易動搖,或者清除的。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