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商組能打球嗎?:《恆動─姜豐年的快意人生》選摘(3)

2024-05-23 05:10

? 人氣

筆者提到,儘管擁有頂大金字招牌,球隊從零開始的資歷依舊讓球員卻步。(取自臉書政大雄鷹籃球隊 NCCU Griffins)

筆者提到,儘管擁有頂大金字招牌,球隊從零開始的資歷依舊讓球員卻步。(取自臉書政大雄鷹籃球隊 NCCU Griffins)

很多人或許以為,憑藉著「國立政治大學」這面金字招牌,就能吸引各高中的傑出籃球選手來參加政大的籃球特殊專長學生甄選。事實上並非如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高中聯賽表現出色的學生球員,多半都是從小就開始打籃球,一路拼搏的目標是成為職業籃球員。因此,在選擇大學的時候,也多半以最能讓他們繼續發揮所長,可以讓職業隊看見他們表現的籃球名校為首選。

政大雄鷹從零開始,既沒有之前的戰績可以作為參考,未來有沒有發展也都還是未知數,對於想在籃球領域更上層樓的高中球員來說,風險太高,並不是個穩妥的選擇。想投身職業籃壇,必須參加選秀,而各隊選秀的依據,就是各個球員在學生階段的比賽表現。可想而知的,如果進入傳統的籃球名校,各場球賽較受矚目,球員個人的表現也就更容易被職業隊的教練看見,對於進入職業籃壇絕對有加分效果。

而在學生球員和家長的心目中,政大的金字招牌未必是加分項。因為台灣的教育體系長年以來把體育和學業看成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功課好的學生就努力求學,體育好的學生就致力訓練。許多學生球員在國中、高中階段,就以訓練為主,不太在意學業,對自己有沒有能力進入國立大學,和一般生一起攻讀學位,都有著很深的自我懷疑,更不敢輕易嘗試。生怕進了政大,既荒廢了籃球,學業又跟不上,唸不畢業,落得兩頭空。

我是過來人,很理解學生球員的這個心理狀態。但是,人生這麼漫長,又有這麼多不同的可能性,年輕人為什麼要在求學階段就斷定自己只適合走某一條路,而不能試探走另一條路的可能性呢?更何況,職業運動員的職涯有限,而且充滿不確定性,一旦受傷或有其他意外的情況發生,除了運動別無專長,要如何面對自己的未來?

我曾經闖蕩籃壇,多年來也見過許多籃球好手的生涯起伏,深深相信,人生才剛起步的年輕人,再怎麼有天分,都不該把自己的一生賭在籃球上。

我抱持這個理念,和秉宏認真到高中籃球聯賽的比賽現場看球,關注優秀球員的表現,也「挨家挨戶」去拜訪各個高中教練,期待能有機會和學生球員談一談,讓他們對政大雄鷹的規劃有進一步的瞭解。

但幾乎所有的教練都讓我們吃了閉門羹。因為他們無法理解沒有體育相關科系的政大怎麼會突然創建一支籃球隊,也不太相信我們有長久經營球隊的打算,所以都怕自己的子弟兵成為實驗品,而不願與我們接觸。

唯一給我們正面回應的是位於高雄的私立高苑高級工業商業職業學校。

高苑工商籃球隊教練田本玉,曾帶領新榮高中打敗高中籃球強權南山高中,獲得高中聯賽冠軍。執掌高苑工商兵符之後,也數度打入高中聯賽的小巨蛋決賽。她雖然個性剛強,治軍嚴謹,但下了球場之後,對學生非常照顧,所以大家都叫她「田媽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