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親的思念與記憶:《為妳煮食:我們的「女食」故事》選摘

2024-04-29 05:10
作者的母親身為國小教師,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下班之後,浣衣煮食、家務必躬;教育兒女、不辭辛勞。(圖/PhotoAC)
作者的母親身為國小教師,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下班之後,浣衣煮食、家務必躬;教育兒女、不辭辛勞。(圖/PhotoAC)

她這一生和我,像是一對極度相愛卻無法相處的戀人被困在孤島上,當她離開了,所有的曾經都成了思念的串串露珠,掛在我和她曾經劇烈爭吵的那棵大樹下,風吹過來,晶瑩清脆的叮噹聲,有時讓我笑,有時讓我哭。最近,笑的時間多了多。

她在2011年4月去世,那一年的11月我在日記裡寫下這些文字,並開始以學術的方式研究她,這個對我而言既親密又疏遠的女性,家庭、事業兩頭燒,戰後臺灣的職業婦女,我的母親。

上有三個兄長,我是母親唯一的寶貝女兒、掌上明珠,食衣住行全由她悉心張羅。青春期之前,我們親密得無話不談,打打鬧鬧像極了朋友。然而,她那番女孩子就應該如何又如何的觀念與教條,在我的性別與身體意識逐漸建立後,使得母女間疏遠的裂痕漸成鴻溝。長大的過程中,我總覺得她以華人傳統對於完美女性的想像來要求自己,也試圖將那個傳統框架套用到教育女兒的方式上。在1980年代上大學,受到西方女性主義思潮洗禮的我,面對母親時的情緒愈加複雜。一方面悲傷心疼,不捨她以單親的身分兼顧事業與家庭,一方面對於她既是知識分子卻仍服膺傳統父權的作法感到憤怒不已。這個悲憤交加的情緒,卻成為我研究戰後臺灣婦女處境的動能。一直到我完成為了多瞭解母親而執行的研究〈1968-1978年臺灣《婦女雜誌》的女性論述建構〉,才驚訝地發現從1968年我出生後的十年間,母親在彼時的臺灣政治、社會與經濟脈絡裡,不但兼顧了傳統與現代價值,更是當代主流「理想女性論述」的實踐者(陳儀芬、孫秀蕙,2016,頁88-93)。也就是說,母親並不全然地如我所認為的那樣傳統八股,相反地,她在三、四十歲青壯時期所展現出來的風華樣貌,說是當年的時代女性絕不為過。她承認男女有別,卻不接受男尊女卑;她自認母性母職為天生,卻不願伺候公婆;她殷殷期盼兒女結婚生子,認為那就是幸福人生,自己卻未在婚姻中如傳統婦女般求表面和諧、忍氣吞聲,毅然選擇離異一途。身為國小教師的她,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下班之後,浣衣煮食、家務必躬;教育兒女、不辭辛勞。回想起我與母親之間的裂痕,就像是站在80年代的女性主義立場,望向對岸那60年代的女性處境罷了,不但失去脈絡,也全然不公平。其實,那是女性主義者對父系傳統中對女性壓迫與母職規範的憤怒,交錯了親情的不捨與悲傷,在母女間不斷反覆糾葛的結果。

母親在事業上是一位成功、自信的女性,但她卻希望我能溫柔婉約、鋒芒盡收,找到會疼愛、照顧我的好歸宿,別像她那樣辛勞養家,但又同時要求我有份好工作與穩定的收入,受人尊重。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她那些所謂可以吸引異性的女性特質及其外顯方式,每每是我們爭執的導火線。「不願意像母親那樣」的食衣住行、舉手投足——我的叛逆——就像蹬下那塊教條的踏板,想要藉著反作用力掙脫傳統的引力,卻不知那是母親的愛,永遠會把拉我回來。

母親離世後,那教條踏板倏地被抽走,我一腳踩空,墜下喪親痛楚的陰暗角落,而待我走過死亡的幽谷重新爬站起,竟發現自己居然開始不停重複著許多「像母親那樣」的事。是記憶也是懷念,是一座想要回到過去的橋,斷續地連結了我們的過去和現在。我才終於明白,我承繼的不僅是母親生理的基因,更是會影響我一生的文化基因。因著對母親的思念與記憶,在那些重複的事物中,成就了種種與她相關的傳統,隱隱約約。「I am her living legacy,不管我願不願意」,這是2011年11月那天,我日記裡的最後一句,也是這本書的開端與線頭。 (相關報導: 風評:愛與謊言不能發電,馬屁也不能 更多文章

《為妳煮食》立體書封。(三民書局)
《為妳煮食:我們的「女食」故事》立體書封。(三民書局)

*作者任教於淡江大學,本文選自作者新作《為妳煮食:我們的「女食」故事》(三民書局)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點教育》臺灣人的文明素養還可以更好
觀點投書:中共發展太空作戰,台灣也應重視
觀點投書:將「音樂」帶入兩岸的交流
觀點投書:密集有效的見警率,才能改善交通秩序
觀點投書:讓法律基本觀念進入學校課程,減少法律糾紛案件發生
自民黨國會3席次補選全敗 恐衝擊岸田政權
開放福建赴馬祖旅遊!王滬寧會見傅崐萁後公布 陸委會稱「不對等、非常態」
4設施遭破壞台灣就淪陷?李喜明上《下班瀚你聊》提嚇阻共軍攻台3元素
國造潛艦再造7艘不划算?李喜明上《下班瀚你聊》曝這缺點:恐遭無人機全面制壓
文人防長顧立雄難服眾?李喜明上《下班瀚你聊》提2建議:應充分授權這人
中共2027年武力犯台?李喜明上《下班瀚你聊》曝2現實面:除非台灣過度挑釁
高市警提升通譯品質!新住民「譯」起來 多語服務「雄」厲害
高市推動社區營造成績亮眼!燕巢金山社區「千秋寮之露」獲建築園冶獎肯定
「國際搜救犬日」慰勉消防局搜救犬隊 陳其邁致敬並讚許專業救災表現
高雄7家庭獲全國「模範客語家庭」佳績
實至名歸!輔英科大林惠賢校長榮獲第23屆清大理學院傑出校友殊榮
參觀沙崙科學城周年成果展 黃偉哲:市府與中央攜手發展先進科技
兼顧高科技人才培育及地方發展!陽明交大、清大於高雄設分部 獲專家學者支持
市政府推動「寧靜街坊」 首度連續三天未查獲違規噪音車輛
龍岡米干節「長街宴」熱鬧登場 張善政與民眾同享異國美食
樂天桃猿開幕賽 張善政:三大修繕提升球場品質
桃市鼓勵社區自主防災 張善政帶頭「清溝」
「我們回嘉吧!」運動會開跑 促進返鄉青年情誼交流
維護富岡漁港環境 臺東淨灘清逾800公斤廢棄物
打造再生能源綠色城市 饒慶鈴探訪歐洲發電廠及能源公司
衛福部112年對地方衛生機關業務考評 臺東縣表現亮眼
饒慶鈴拜會駐奧地利代表處 交流兩地再生能源技術與政策
全臺最大薰衣草田在台東 臺東縣府攜手芙彤園開啟自產精油新篇章
焚化爐變著名觀光景點 饒慶鈴參訪焚化爐發電廠 以環境共生理念推動永續能源
農曆3月女神節 北港朝天宮迎媽祖
5G迎媽祖!朝天宮數位藝閣啟動 張麗善:體驗數位與民俗結合樂趣
張麗善秀斗六籽公園風雨球場球技 全天候運動場提供安全運動環境
「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解放軍的資訊支援部隊,有何特殊之處?
「不塑星球 野餐音樂會」 邀您一起減塑享好康
中國何時真正準備好入侵台灣?專家揭示這些是危險信號
布習2會藏玄機?蔡正元揭福建廳「這植物」擺設:暗諷美國說法變來變去
老闆欠700億潛逃中國…全國最具規模水泥廠「42.9億法拍成交」!接手1方法再賺40億價差
年虧破百億扛不住!中國房企連環爆雷「裁員上千人」瘦身救公司 產業前景仍悲觀
預判傅崐萁訪中返台將攻擊自己?沈伯洋打3預防針:我乾脆先回應了
下山治百病?她在台積電上班「每天都想哭」 釣出一票過來人認同:鬼故事堪比聊齋
日圓重貶創34年新低!專家示警「牽動匯率戰」:這2國衝擊大
「全國開爆60家店」知名老牌宣布歇業!換餐飲業迎倒閉潮…近46萬間倒光「比去年暴增232%」
災區辛苦當地才知!吳昆儒批沈伯洋將花蓮當秀場 盼給善意與援助非中傷
怕客人口紅沾衣服!NET試衣間「1警語」超妙 萬人狂讚:說話的藝術
日圓重挫→台人瘋日本買房!大阪新屋「竟比屏東透天還便宜」 3房公寓不到400萬
3星座天生勞碌命!第一名責任感特強一直勞動,根本苦情社畜
全球首例「做醫美染愛滋」至少59人接觸過!無名血液管冰整排、開封針頭亂丟…找不到病毒源頭
快刷存摺!政府突發9600元入帳 網刷一排:我也收到了
台美新一輪貿易談判將啟動 美方提出擴大農產品進口
BLACKPINK單飛不解散…Rosé最新動向曝!疑加盟「超熱門陸綜」 名單還有葛萊美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