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德專文:美國人對中國崛起的反應─權力轉移、問題轉移和政策轉移

2023-02-09 05:50

? 人氣

中國城市街道宣傳「制度自信」的口號。(AP)
中國這種180度的大轉變很重要,因為國際秩序關乎各國對「遊戲規則」的共同理解和普遍期望, 包括涉及下列事項的協議:國家自治與主權、領土完整、統治精英合法性、條約神聖性、對影響範圍的相互尊重、動用武力的規則。(資料照,美聯社)

相較於北京政策轉變的趨勢,我們看到一個鮮明對比:華府正朝著相反的方向前進。華府宣告了「預防性戰爭」的信條(例如為其入侵伊拉克辯護)和「政權更迭」(例如支援或推動在俄羅斯近鄰和在利比亞、敘利亞、阿富汗、巴拿馬、格瑞納達、委内瑞拉的各種顏色的革命)。矛盾的是,華府現在已採取質疑或挑戰其他國家主權的政策,並為自己的干預辯解(通常是以「保護之責」的名義),但只是選擇性地進行,因為它避免以直接干預方式去遏止盧安達的種族滅絕、蘇丹在達富爾(Darfur)的暴行、和緬甸羅興亞人遭到的迫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華府聲稱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是違反國際法,但傾向於支持台灣脫離中國。美國以維護航行自由為名,派遣海軍前往南海和中國沿海。當中國海軍能夠航行並留在加勒比海時,美國是否會改變立場,我們拭目以待。我們當然知道,航行自由並沒有阻止美國在1962年對古巴實施海上封鎖。的確,華府立場的意思是只要聽我言, 但不要觀我行。

在涉及自身主權問題上,美國向來反對國際機構對美國公民可能犯下的戰爭罪行進行調查。美國媒體顯著報導了俄羅斯干預最近美國總統選舉,但它們忽視了美國本身更頻繁、更明目張膽地干涉其他國家的選 ,至少可以追溯到1948年美國否認義大利共產黨贏得選舉的運動 , 甚至鼓勵軍隊推翻前伊朗和智利的民選政府。儘管中國的軍備計畫經常被看作是其修正主義意圖的證據,但很少有人拿中國和美國的軍費開支進行比較。2019年, 美國的軍費開支遠遠超過排名在其後的11個軍費最高國家的總和;而且在冷戰結束後不久,美國的軍費曾經和世界其餘各國的軍費總和一樣高!前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Donald Rumsfeld)曾經問道,既然沒有任何國家威脅到中國,為什麼中國要在國防上投入這麼多錢。許多人會認為這個問題極其可笑,他們的看法無可非議。

鑑於華府近期拒絕國際協議與多邊外交的行動,若說現任霸權國家必然會捍衛國際秩序,這樣的斷言已更加站不住腳。很多人可能還記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參議院拒絕加入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1999年,儘管柯林頓總統支持《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omprehensive Test Ban Treaty),美國參議院卻拒絕批准。美國與中國一樣,一直不加入《禁止地雷條約》(Treaty to Ban Landmine)和國際刑事法院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美國批評中國拒絕常設仲裁法院的管轄權,該法院裁定北京對南海的主權主張無效。但美國自己卻也拒絕接受國際法院的裁決 , 該裁決譴責美國使用水雷封鎖尼加拉瓜港口是違反國際法的行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