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當糧食危機來襲,台灣是否已經做好準備?

2022-10-22 05:30

? 人氣

糧食危機。非洲國家馬利的婦女正在篩麥子。(資料照,美聯社)

糧食危機。非洲國家馬利的婦女正在篩麥子。(資料照,美聯社)

新冠疫情下,全球供應鏈斷裂重組為區域供應鏈,台灣需在新的供應鏈中找到自身定位,然而,受到疫情之衝擊尚未恢復,烏俄戰爭的發生迫使台灣面對新一輪的危機。作為海島型國家,台灣本身缺乏金屬及能源原料,且國內近七成糧食由國外進口,極度仰賴國外輸入,然而因應疫情及戰爭,海運嚴重延誤,導致各項原料進口不足,進而影響民生經因此當俄烏戰爭情勢升溫,為來糧食危機可能更加嚴峻之時,糧食安全成為了台灣當前應思考的一大課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俄烏戰爭於今年2月初開始,發展至今已逾約8個月,對全球經濟貿易體系造成之衝擊不可估量。俄羅斯及烏克蘭作為全球前五大之小麥出口市場,且烏克蘭的玉米出口佔全球出口量的17%、葵花油佔世界出口量逾60%,因此俄烏戰爭的發展勢必會對全球的糧食供給產生影響,當俄羅斯及烏克蘭不再提供農作物出口,全球的農業市場就出現了供給缺口。聯合國警告,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導致出口食用油、玉米及小麥的港口無法運作,切斷了全球糧食與替代能源供應,目前全球食品價格已比去年同期上漲近30%,若未針對糧食問題提出應對措施,可能會使台灣陷入糧食危機。

根據資料顯示,包括阿根廷、中國、埃及、印度、伊朗、土耳其、俄羅斯、烏克蘭在內等20多個國家正在限制糧食產品或肥料出口。自今年五月起,印度先後宣布了禁止小麥及糖出口。雖然印度出此政策是為了維持國內糧食供需能保持平衡且價格能維持穩定,但作為全球最大糖生產國、第二大的小麥生產國,此類限制出口政策一旦頒布將會對全球市場產生巨大衝擊,使糧食短缺之情形越發嚴峻。除了印度之外,其他政府也採取類似的出口管制,例如馬來西亞宣布暫停雞隻出口、印尼實施棕櫚油出口禁令,甚至有國家採取穀物出口配額制以求能在烏俄戰爭持續期間維持國內民生物資供需之平衡。

面對目前世界興起糧食保護主義之趨勢,台灣勢必也要準備好一套因應之策略,而非一直等待他國伸出援手。相較於多方進口,更應該培養一套機制使台灣本身的糧食自給率提升,讓破碎的耕地也能產出糧食,以供應國內所需,並透過透過農場到餐桌的直接傳遞,減少運輸成本,發展環保且永續精準農業、有機農業,以期台灣民生物資價格能免於受國際情勢影響而大幅波動,並免於進入糧食短缺而通貨膨脹的惡性循環。

*作者為清華大學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