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一直說國家的基礎是農業,但是現在農民快要被壓死了!」兩岸關係緊張,台灣果農面臨困境

2022-10-10 23:00
兩岸關係緊張之下,台灣果農面臨的困境(BBC)
兩岸關係緊張之下,台灣果農面臨的困境(BBC)

果農吳程萬說,中國的禁令來得正不是時候。

「今年我非常小心,」他說,「我特別害怕,因為少雨乾旱影響生長,然後政治環境又令中國切斷了訂單,所以我們的柚子賣不掉了。」

柚子屬於大型柑橘類水果,比西柚甜一點。

在9月初,台灣東岸的小鎮瑞穗鄉附近的果園,堆滿了這種水果。

柚子的採摘一般是在中秋節之前,今年這個台灣和中國的傳統節目是在9月10日。有點像在美國過感恩節,慶祝這個節日會有很多食物,當中就包括柚子。

但是今年,作為當地農民的吳先生說,在價格暴跌之下,他的很多鄰居都放棄出售莊稼了。

A worker with a trailer full of pomelos
Erin Hale 在台灣和中國,柚子都是中秋節常見的食品

這一變化是北京的中國政府在8月宣佈將禁止進口台灣柚子之後發生的。北京此舉被廣泛看作是為了懲罰台灣當時接待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的事情。

這背後的大背景當然是,實際上實行自治的台灣將自己看作是與中國區別開來的,它有自己的民選政府,而北京則將此島嶼看作是一個叛離的省份,最終必將歸入其控制。

瑞穗鄉的農民通常會將他們70%的柚子出口至中國,所以吳先生說,禁令使得所有人都難以維繫肥料和人工等成本。

「在中秋節前一個月,市場已經飽和,所以到我們瑞穗收成柚子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價格已經掉了下來,」他說。

「今年的中國市場禁令來得很快,所以要找新市場已經太晚了,要作出反應也太晚了。」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的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赫雷羅(Alicia Garcia Herrero)說,中國禁入台灣柚子對台灣來說不是一個「大問題」。話雖如此,它必須要放在一個大體語境下來看待——它只是北京在上月實施的諸多禁令當中的一個。

Nancy Pelosi with Taiwan's President Tsai Ing-wen
Getty Images 8月,裴洛西訪問台灣,並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面

中國總共禁止了台灣超過2000種不同種類食物的進口,從魚類到海藻,再到食用油、蛋糕和其他水果。在這之前就已經有台灣鳳梨、蓮霧和釋迦果等水果的進口禁令。

所有這些加起來,凸顯了台灣與中國岌岌可危的經濟聯繫。

中國是台灣毫無疑問的最大貿易伙伴,去年台灣出口有42%是去往中國,相比之下去往美國的只有15%

另一方面,台灣有22%的進口來自中國,來自美國則只有10%。

台灣與中國的貿易有很多都集中在台灣的電子與半導體產業,這個行業與中國的科技產業關係千絲萬縷,但是星展銀行的經濟學家馬鐵英表示,農民和糧食企業卻是特別受到進口禁令的衝擊。

這是因為,與台灣的科技產業不一樣,禁止這些糧食的進口可以不對中國自身的生產造成任何影響。此外,中國還從2019年開始就禁止國民前往台灣度假。

Workers at a Taiwanese-owned tech factory in China
Getty Images 台灣與中國的科技產業經濟關係千絲萬縷,比如這家在中國的電路板工廠,就是台資企業

「今後,北京會不會推出更多禁制措施,是需要密切觀察的,」馬鐵英說。

「北京可能會將進口禁令擴展到一些低端的台灣產品,比如鞋子和木材。在這些領域,台灣的出口銷售高度依賴中國,而中國對台灣進口的供應依賴程度卻很低。」

台灣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的助研究員賴潤瑤說,台灣農民正在日本、澳大利亞和中東尋找新的買家,但這需要時間。

「中國對熱帶水果和遊客的禁令會持續多久並不明確,但是台灣對自身農產品業的多元化策略肯定會持續下去,」賴潤瑤說,「台灣農民要完成所需的結構性調整和部門改革可能要花好幾年。」

她補充說,台灣更廣大的商界,也可能是時候要跳開中國實施多元化了。與此同時,其他分析人士也開始擔憂,隨著兩岸關係跌入25年來的低點,中國可能會在未來試圖圍困台灣。

Farmer Wu Cheng-wan driving to collect harvested pomelos
Erin Hale 吳先生在自己的農場上開拖拉機工作,他希望台灣能找到新的出口市場

回到台灣的東岸鄉村,這些擔憂卻似乎有點遙遠,當下才是最沉重的。

在吳先生的農場,工作人員仍然要收割他的柚子樹。

吳先生和他的太太希望,台灣能夠找到新的出口市場,以及柚子的新用途——它仍然被看作是一種「時令水果」。他還希望,政府的補助不僅是幫助買家,也能直接惠及像他這樣的農民。 (相關報導: 從策略性保證到輾壓擋路者,權威學者盤點習近平十年外交政策、解析中國未來走向 更多文章

「政府一直在說,這個國家建基於農業,但是現在農民快要被壓死了。」

更多文章
「阿米尼之死」示威邁入第4周!伊朗安全部隊駕車闖入校園,連兒童也遭強行逮捕
蔡英文演說稱「資訊透明公開」 柯文哲:贊成,政策預算不應封存30年
為何樂團被稱「橘色惡魔」?文總開釋:大家不要誤會
發文賀國慶被酸「不舔沒錢」 邰智源自嘲:舔了也不會有錢
報復克里米亞炸橋事件,俄軍大舉空襲烏克蘭首都基輔與各大城市,造成慘重死傷
國慶限定「特勤狙擊手」緊盯府前動態!專業低調身影罕見現蹤
「橘色惡魔」國慶日高水準演出 醫師驚:日本真升學壓力大?
沈慧虹告吳子嘉,地檢署3天就發傳票 蔣萬安:國家機器動起來了
新冠肺炎》今日新增32068例本土、57人死亡!旅遊團出發前確診怎麼辦?品保協會曝正確處理方式
馬英九出席國慶「夾在帛琉總統、游錫堃妻間」沒話聊 埋首研究紀念品
國慶大典》「橘色惡魔」風靡全場!蔡英文猛打節拍、起身致意
南市樂齡文教力六都第一 黃偉哲:創新打造高齡友善幸福城
兩千鄉親力挺齊喊「凍蒜」 陳其邁:邱俊憲是高雄的守護神
雙十國慶大會》京都橘高校吹奏俱樂部為何被稱作是「橘色惡魔」?他用兩個字道出關鍵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秒變時尚伸展台 新銳時尚週好康開跑
2022榮町國際動漫祭·親子商圈嘉年華
農水路運輸為農經、運銷基石 黃偉哲4年推動修繕1200公里
國慶演說核心》蔡英文重新定調!台灣重大國防戰略:「不對稱作戰」
館長酸國慶日宛如「藝人消失節」 貼文吸引近萬網友按讚朝聖
國慶主視覺缺中華民國元素 蔣萬安:國人無法接受
陳時中第一時間沒抗議馬斯克 王鴻薇嗆「草包」:他根本聽不懂意思
日經亞洲:蔡政府「新南向政策」已見成效,但東南亞國家這一點恐怕不利台灣
上海疫情升溫瘋傳全市停課,官方出面說話了
國慶大典》「橘色惡魔」實力到底有多強?呂秋遠:已經不是人類可以望其項背
在職場,別只想當個好人!職場專家:想拿高薪,請先戒除這兩種心態
爆炸卡車來自俄羅斯!克里米亞大橋事件後,俄烏戰爭會再升級嗎?
再聲援高虹安!黃珊珊分享北一女樂儀隊國慶表演回憶:希望糾結者「早日明白單純的驕傲」
雙十國慶》首都市長立場「攸關國安」 陳時中:台北人願為民主盡力
只有1天》全家古娃娃聯名霜淇淋買一送一!加碼附最新咖啡優惠
台灣半數離婚者婚齡不到8年!離婚後保單該怎麼處理?專家提醒3重點
豆製品營養價值比肉類高?醫曝最多蛋白質的強者是「它」!內附營養師自製食譜
中央沒控制疫情就共存?詹長權驚:新冠恐成「2022台灣第五大死因」
國民黨自辦國慶升旗 馬英九、朱立倫怒喊「蔡英文消滅中華民國」
華爾街日報》百度發表超導量子電腦:中國尋求在電腦領域實現量子跳躍
如何不再為老闆工作,實現財務自由?他曝商業領袖5大賺錢方式,連股神巴菲特都懂
30歲的人生,應該是什麼樣子?給困在世俗框架的你,2個真心建議
預留緩衝時間,能讓你避免加班!過來人:這兩個時段最有效
區段徵收與否爭議未歇 社子島牽動台北防洪降溫,蔣萬安黃珊珊陳時中怎解?
中共二十大》十九屆七中全會做最後凖備,修改黨章、主席團排名成看點
歷史新新聞》1987年雙十國慶,當蔣經國坐著輪椅出現在國慶大會的那一刻……
淡水發展最早,為何房價卻被林口、三峽超車?內行人點出最大問題,潮濕竟然不是主因
網路溫度計》台灣10大名嘴曝光!「最強名嘴」出爐:趙少康、吳子嘉輸了
幕後》誰跑票?足協理事長選舉暗潮洶湧 鄭文燦PK賽驚險勝出內幕曝光
綠營自爆也救不了張善政?朱立倫接手操盤「誓奪北桃園」戰略要地
黃珊珊打異種組織戰!掛無黨籍仍有「上百個後援會」背後竟是這樣運作
比加工食品更傷身!營養師曝1種食物千萬要少吃,研究證實連吃2週下場超驚人
「創作就是與自己和解」 獨立音樂人OmOi剖析「卡關時」的內心活動狀態
繼拉脫維亞、瑞典代表處到兼轄國慶雙十 駐索馬利蘭代表處首度在烏干達辦國慶酒會
「斜槓」多個獨立樂團 《P!SCO》貝斯手OmOi:這是最平衡的狀態
風評:蔡英文額頭上抹不掉的政治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