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的權力,是人類原罪的直接後果:《王權劇場》選摘(2)

2022-04-24 05:10

? 人氣

太陽王路易十四的王家斗篷。(取自維基百科)

太陽王路易十四的王家斗篷。(取自維基百科)

5至7世紀,日耳曼民族改信基督教的過程中,教會的神學家,經常以《聖經》的隱喻來詮釋俗世政權。政治上的權力,是人類原罪的直接後果,在〈創世紀〉中,關於王權的來源已現出端倪。就基督教義觀點而言,人的本質腐敗墮落,需要一個至高的機制來修正毫無節制的行為。政權便是在司法權與強制權的基礎,從人的原罪和上帝的意願中而產生的。中世紀歐洲政治思想的論辯核心,大多集中於國王,較不關注人民權利和政治體制。因此,一個國王具有好特質或是無能者,影響甚鉅。在當時的政治意識形態上,國王的政權來自上帝恩典(Gratia Dei),而政權的行使,須透過教會的媒介與建議而運作。政權的功能,更被視為服務上帝、造福人民的神聖工作,其最終目的仍是宗教性的——靈魂救贖。因此,從加洛林王朝的建立到10世紀,無論經由選舉或世襲產生的國王,都必須經過宗教性的祝聖禮,公開確定統治權的正當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世紀上半葉以來的西歐社會結構,出現一種等級化的現象,其主要特徵在於國王與封臣附庸之間的交互承認,並切實履行法律與軍事的權利義務。在此政治結構上,逐漸形成封建君主權的樣態。中世紀的基督教王國,至高統治權的政治思維,基本上植基於一個根深柢固的觀念——君主政權蘊含神聖與世俗的兼容並備。從8世紀以來的法蘭克王國,王權神聖性的理念被刻意強調。其主要根據「聖油瓶」的不朽傳說,賦予國王一種既是王權的、又是聖職權的雙重特性。這種模稜兩可的政權雙重性,根植於基督教的意識形態辨證。它的功能運作,肇始於羅馬教會和世俗政權緊密結援的關係,象徵了權力的兩大層面教權和政權。

國王祝聖典禮,目的在尋求國王和上帝的相互連結;並試著藉由這個儀式,擴大國王政權雙重本質——既是王權也是聖職權——的可能性,其中的關鍵,在於膏油儀式。在西方文化中,膏油(unction)源自《舊約聖經》,具有分別為聖和淨化的意涵。根據〈出埃及記〉,在曠野期間,耶和華曉諭摩西要以上品的香料,包含沒藥、香肉桂、菖蒲、桂皮和橄欖油,調和製成聖膏油。最初用來膏抹會幕、法櫃和一切會幕物品,使之成為至聖。隨後,又命令膏立亞倫和他的兒子,使他們成聖,做祭司的職分。在《舊約聖經》文本中,亞倫成為首位大祭司被證實,這一點可視為膏油儀式的起源。古以色列人在進入職權之前,不論是大祭司、聖職者或國王,皆須經過膏油儀式,正如最初的掃羅王(King Saul, r. 1050-1010 BCE)和大衛王(King David, r. 1010–970 BCE)。即使在以色列和猶大王國滅亡後,「彌賽亞」(Mashia’h)一詞,也具有受膏之意。在希伯來文的《聖經》中,彌賽亞是用聖油膏立的國王或大祭司,希臘文中的「彌賽亞」,是猶太末世論中的受膏救世主。總之,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中,膏油的功能,在於區分俗聖。大祭司的膏油意味著成聖與淨化,而國王的形象,即使通過明顯的類比而保留神聖光環,卻更傾向賦予權威、使權力合法化的行為。基於此,歐洲中世紀的基督教國王,極力仿效《舊約聖經》中的掃羅、大衛和所羅門(King Salomon, r. 970-931 BCE)的膏油聖事。這個現象,點出了基督教意識形態在西方歷史的延續性,同時也是西方文化的源泉。國王即位時的祝聖典禮,在中世紀初的幾個世紀中,逐漸演變、日臻完備。不論在政治上或思想上,藉著教會的龐大影響力,祝聖典禮成為一種備受尊崇的神聖制度。尤其在統治權正當性這個關鍵點上,別具司法的和宗教的效力。因此,我們可以探問,在中世紀法蘭西歷史的發展軌跡中,祝聖典禮究竟扮演何種角色,具有何特殊意義?為了回應此問題,必須從源頭加以剖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