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寶寧專文:中華商場的誕生,一個現代性的想像方案

2022-04-14 05:40

? 人氣

中華商場承載政府與市民共同擁有的現代化建築與都市想像之夢,累積無數市民記憶的建築物與地景。(維基百科)

中華商場承載政府與市民共同擁有的現代化建築與都市想像之夢,累積無數市民記憶的建築物與地景。(維基百科)

臺北中華商場的誕生意味著國民政府在戰後都市治理中,對現代性的想像。深究其創造過程,政策目的所欲傳達的價值在於,打造一個符合戰後首都現代化嶄新都市發展想像的新穎建築,同時兼具都市商業活動與居民安置的住宅機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其所在區位連結起前往臺北火車站的城市中心性,與西門町都市休閒商業機能的重要節點位置,加上所謂外省移民美食餐飲服務等因素,中華商場經由長時間的市民日常生活空間經驗,累積為充滿集體記憶與象徵符號的地點。其建築現代性的想像得以深植於市民的空間記憶中。 但仔細數來,其歷史僅有短短32年而已(1961-1992)。

這個承載政府與市民共同擁有的現代化建築與都市想像之夢,累積無數市民記憶的建築物與地景,最終在臺北城市發展一路向東的過程中,以刮除重寫的方式,置入了乾淨文明、綠蔭大道的新想像,留下無數散落的殘夢與未解的行政疏漏。

檢視中華商場誕生的過程,乃是為了剷除原本倉促建成、暫時性收容大量社會移民的臨時性建築群聚的政策結果。中華路鐵道側的棚攤從原本簡陋房舍,經過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當時的物質條件與經濟能力,共同醞釀出多樣文化軌跡匯聚的空間場域,充分展現常民生活軌跡。然而,這些生活軌跡放在臺灣戰後1960年代亟欲追求整齊、乾淨、理性、效率等現代化與城市化這兩種想像交集的歷史情境中,儼然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破敗的,應該被剷除的「都市之瘤」。

都市景觀的破落,以及時有所聞交通、治安與都市防災的問題,中華路棚攤被冠上「中華路之瘤」,逐步在都市治理層面浮現「整治」的意見。(維基百科)
都市景觀的破落,以及時有所聞交通、治安與都市防災的問題,中華路棚攤被冠上「中華路之瘤」,逐步在都市治理層面浮現「整治」的意見。(維基百科)

藉由不斷強化棚攤區的負面特徵,建構出一股整體社會欲除之而後快的集體意識,以共同凝聚為當時追求臺灣現代化、都市化的進步城市想像措辭,建立起市民對自身「進化」為現代化市民意識形態的信仰。藉此,一方面以市民的認同來支撐市政府的都市政策與治理思維;另一方面,則將原本平民住宅的真實需求,悄然地轉化為當時都市化進程所急需的商業活動機能。原本的違建棚攤變身「耀眼壯麗」的中華商場,既解決了剷除城市之瘤的難題,也象徵了臺灣首善之都臺北市華麗轉身為一座現代化都市。

中華商場史前史

對大多數的市民集體記憶而言,「中華商場」與外省族群之間劃上等號,顯得是個先驗性的存在。然而,早在「中華商場」建築出現之前,這個地區所潛藏的前現代城市地景,乃是催生城市現代化想像的關鍵。

1945至1949年間陸續移入臺灣的移民人數持續增加。根據李筱峰教授的資料指出,終戰初,臺灣人口約為六百多萬人。從1946至1952年的七年間,增加約兩百萬人。其中,1949至1950年就湧入約一百萬人。這段期間不僅是戰後臺灣通貨膨脹最嚴重的階段,短時間內大量移入人口所需的城市基本建設完全無法支應,首當其衝的居住問題難以解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