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跨越時空、穿梭邊界的劇場魔法師—羅伯・勒帕吉

2022-04-14 05:30

? 人氣

《在月球的彼端》20週年重製版劇場特映,雙演員首次共同出演(照片提供:Ex Machina∕台中國家歌劇院)

《在月球的彼端》20週年重製版劇場特映,雙演員首次共同出演(照片提供:Ex Machina∕台中國家歌劇院)

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可謂是當今全世界最會說故事的導演之一。他生長於加拿大法語區的魁北克,自小就在雙語環境下長大,青少年時期發現了自己的同志性向,這些成長背景和經驗皆影響到了他日後的創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畢業於魁北克戲劇學院、曾任渥太華國家藝術中心法語劇院藝術總監的他,獲獎無數,作品充滿創意及嶄新手法,時常運用新技術,於1994年與其他夥伴共同創立了「機器神」(Ex Machina),結合不同領域工作者,包括演員、作家、設計師、技術人員、音樂家、操偶師、影像藝術家、馬戲雜技演員等。因此,不論是他的劇場或電影作品,經常可見角色在多語言、多文化、多身份、多媒體的多重交界中,展開一連串人與群體、與社會、與國族、與機關的對話,並從中定位自我。

加拿大劇場導演羅伯‧勒帕吉(攝影師_Tony Hauser∕台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加拿大劇場導演羅伯‧勒帕吉(攝影師_Tony Hauser∕台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自我追尋,可說是勒帕吉眾多作品中的共同命題,並常透過獨角戲來實踐。早至《文西》(Vinci,1986),勒帕吉就已開始了他的獨角戲敘事實驗,劇中多個角色全由他自己一人扮演,帶領觀眾進入不同時空中。在幾年後首演的《癮・迷》(Needles and Opium,1991)中,法國詩人導演尚‧考克多(Jean Cocteau)到紐約推出電影新作,美國爵士樂好手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造訪巴黎而陷入戀情之苦,這兩位因毒癮而產生連結的角色,皆由勒帕吉扮演,疊合了兩人共同的迷惘處境,以及同樣在等待救贖的靈魂。在此之後,《安徒生計畫》(The Andersen Project,2005)、《887》(2015)等作品,也都運用了獨角戲形式,提出對自我的叩問。當然,自我追尋的主題並不限於單人表演,有時也直接從多人演繹的眾生群像中,找到諸多個體的不同,亦找到彼此之間的交集,如《眾聲喧嘩》(Lipsynch,2007)。

《在月球的彼端》劇照_操偶運用(照片提供:Ex Machina∕台中國家歌劇院)
《在月球的彼端》劇照_操偶運用(照片提供:Ex Machina∕台中國家歌劇院)

形式上,勒帕吉的劇場作品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其強烈的視覺風格,充滿舞台創意和巧思。例如,翻轉觀眾觀看視角的《循環》(Circulation,1984),以及用旋轉的盒型舞台來呈現夢境狀態的《夢幻劇》(A Dream Play,1994),皆打破了物理空間的侷限,並開啟了觀察和感知這世界的一種新可能性。此外,影像、偶戲、雜技、音樂展演及各式各樣的舞台機關,更是勒帕吉時常在劇場中把玩的元素,不僅展現出令人嘆為觀止的技藝,也幻化出多彩繽紛的場面。除了前述所有作品中皆充滿各類舞台巧思之外,勒帕吉曾跟太陽馬戲團(Cirque du Soleil)合作過的拉斯維加斯表演秀《Kà》(2004)和曾與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合作的華格納歌劇《尼貝龍指環》(The Ring Cycle,2012)更可見他將此跨域手法推展到了極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