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讚」嘆二聲:國光劇團的危機感從何而來?

2021-12-17 06:05

? 人氣

1935年開幕的大稻埕第一劇場,及其發行的京劇演出明信片。(圖片是陳清波之子陳守仁提供)

1935年開幕的大稻埕第一劇場,及其發行的京劇演出明信片。(圖片是陳清波之子陳守仁提供)

一、國光亮麗的背後有危機?

國光劇團是陣容堅強、表現傑出的京劇團,經常演出包含崑曲在內的傳統老戲,每年也有一齣新編京劇問世,二十年來在藝術總監王安祈一手擘劃下,擁有甚多粉絲,粉絲不太了解國光的身世背景與劇團屬性,單純喜歡國光的演員,欣賞舞臺上國光的光環,不論新編戲、老戲、崑曲,國光出品死忠支持,觀眾的熱情也成為國光創作、展演的重要支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國光揚名國內表演藝術界的同時,也有一些包括劇團團長在內的京劇界,對於臺灣的京劇與國光前景憂心忡忡。劇校出身的團長對國光內部人員與相關群組一再強調,她看到目前現實環境遭遇的危機,兩岸交流受阻,國光若故步自封只謹守京劇,未來命運難料,必須殺出一條血路,為優秀團隊生存發展佈局新機。她擔心國光團隊多年的努力,很可能會被不明就裡地成為政策犧牲品。

二、京劇是臺灣「在來」劇種!

京劇或國光是不是有危機,可從兩方面來看,一部分是社會大環境因素,現代人看戲已沒有傳統社會那般虔誠、熱情,以京劇來說,它曾經是臺灣民眾最喜歡的「正音」,在日治時期即為臺灣「在來」劇種之一,當時的劇院如「臺灣新舞臺」、「永樂座」、臺南「南座」、「大舞臺」等,都長期演出京劇,流風所及,文人雅士與市井小民皆以看京劇為時尚,中國來的京劇演員也不乏加入歌仔戲班或在民間教曲館(票房)子弟者。1948年11月從上海率團來臺公演的顧正秋能在「永樂戲院」(原永樂座)一演四年七個月(1948.12-1953.6)正反映京劇在臺灣的群眾基礎。當時還有臺灣人組織的職業京班,歌仔戲班在戲院演出也常加演一段京劇三國戲。

顧正秋在永樂戲院演出《勘玉釧》的扮相。(作者提供)
顧正秋在永樂戲院演出《勘玉釧》的扮相。(作者提供)

那個年代的政府對民間戲劇表演不但沒有獎勵措施,反而抽取極重的「娛樂稅」,但因民眾有買票看戲的習慣,戲院、劇團仍能依憑票房支撐。1953年夏顧劇團宣告解散時,除了因物價上漲、團員要求包銀增加的壓力,也跟軍中京劇團的興起有關。軍中劇團成為京劇演出主力,有健全的展演機制及人材訓練系統(劇校或訓練班),原屬私立的王振祖復興劇校亦改為國立,並附設劇團,而後軍中劇團整併成國光劇團;這是政府為保護京劇所採取的措施,化解了京劇團因社會變遷所須面對的經濟壓力。劇團進入國家體制,團員具公務員(或軍人)身分,經費來自公務預算,劇團營運不須太考量人事、製作成本,相對自生自滅的臺灣本土戲曲,京劇可謂得天獨厚。

王振祖與復興劇校北投舊址校門。(圖片來源: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典藏館)
王振祖與復興劇校北投舊址校門。(圖片來源: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典藏館)

三、誰說國光會成為政策犧牲品?

京劇界強烈的危機感,跟1970年代以降的社會氛圍以及京劇舞臺背後的政治生態有關。在風起雲湧的黨外民主運動中,「國劇」也被視為威權政權的象徵之一,臺灣在地政治人物與京劇界相互不信任,某些人執意排斥京劇,視「國」劇、軍中劇團、國光劇團為特權,讓梨園行深產生危機意識,也對「本土」政權較具敵意。其實,京劇無罪,罪在當初政府有意無意讓京劇成為軍公教人員與外省族群的「國」劇,未能善用臺灣民間的京劇力量,也忽略「地方戲劇」藝術生態,舞臺上的「國劇」/地方戲,官方/民間,外省/本省的文化對立意象因而形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