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誰的公園?誰的兒童遊戲場?

2018-02-17 06:00

? 人氣

台北市率先把改造特色兒童遊戲場納入公園規劃中,更開始思考身心障礙兒童的使用需求,開始規劃設計共融式遊戲場。圖為台北市西松公園滑梯康樂台。(資料照,陳明仁攝)

台北市率先把改造特色兒童遊戲場納入公園規劃中,更開始思考身心障礙兒童的使用需求,開始規劃設計共融式遊戲場。圖為台北市西松公園滑梯康樂台。(資料照,陳明仁攝)

近期,台灣颳起了一股特色兒童遊戲場的旋風,家長們也跟著相關報導與網路上各式各樣的開箱文,開始朝聖這些打破過往印象,移除罐頭遊具的新兒童遊戲空間,也讓相關的關鍵字「兒童發展」、「兒童遊戲權」、「特色公園」與「共融遊戲場」等搜尋熱門了起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這個議題上,首先發難的台北市,是率先把改造特色兒童遊戲場納入府級政策執行的地方政府。2016年末,更開始思考身心障礙兒童的使用需求,開始規劃設計共融式遊戲場,讓所有的兒童,都有機會在城市中,找到屬於自己跟朋友一起遊戲的小園地。

圖為台中市鰲峰山運動公園的競合體驗遊戲場。(作者提供)
圖為台中市鰲峰山運動公園的競合體驗遊戲場。(作者提供)

就在特色與共融式兒童遊戲場成為政策顯學後,今年1月在朝陽茶葉公園的遊戲場安全問題記者會,瞬間成為不同世代與不同使用者的對抗,也讓一個最重要的核心議題,浮上檯面 — 公園內為何要有遊戲場 ? 公園到底是誰的 ?  

公園,是都市計畫中,公共設施用地的一種,泛指穩定保持著植物生長的土地或水域,其廣義定義係指可供生態、景觀、防災、遊憩等功能之開放空間,亦是人類生活環境進入高度都市化發展時,能重新接觸自然的重要喘息地。既然公園是一種公共財產與所有人(甚至是在這個都市中生活的動植物)皆可以使用的開放空間,那它的內涵、長相與個性,是否也是大家一起來共同決定 ?目前台北市的公園,尤其是鄰里公園,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設施與特定使用者需求導向的空間,就像是一塊任人宰割的肉地,每個人都有話語權來強調自己對於公園的使用權利與正當性,但在寸土寸金且公園用地不足的台北市,任何一個公園的改變,都可能牽動到不同利害關係者的敏感神經。

台北市文化局主辦的「公園不再大眾臉計畫」。(取自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文化局主辦的「公園不再大眾臉計畫」。(取自台北市政府)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記者會當天,一位阿嬤走到我面前跟我說 :「 設計師,你們設計的創意都很好,我也很同意小孩在玩遊戲時,大人要在旁邊陪伴與協助。但阿嬤我年紀大了,沒體力了,加上小孩的爸媽白天都在上班賺錢,我能做的就是帶孫子出來公園玩,而後靜靜的坐在旁邊,看著他平平安安地玩…」

在現代的城市治理中,公園確實扮演了很重的角色(永續性、韌性保水、生態跳島與都市綠量…等等),同時也乘載了全體市民的期待,或許,我們要重新思考的,並不是公園在台北市的定位,而是全體市民對公共財產的公民素養,是否真的準備好了 ?

圖為巴黎弗日廣場 。(取自frenchmoments)
圖為巴黎弗日廣場 。(取自frenchmoments)

一日,跟台北藝術大學陳愷璜校長聊到巴黎的生活經驗,他說了一句很有趣的話 : 「巴黎的公園,好像都不一樣,但仔細想想,好像又都一樣」。說著說著,就想起了之前,坐在雨果故居前的孚日廣場,面積不算大,內涵非常簡單,就是美好的植物、宜人的步道、舒適的椅子與清涼的噴水池,人們自由的在廣場走動與享受空間,而我,手上就是一杯咖啡與一本書,看著樹影搖曳在白砂的地面上,一個下午就這樣過去了,很單純,但是很美好。

*作者為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協理,台北市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