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錦芳專欄:張安平的兩本護照

2021-10-03 06:40

? 人氣

對於歐盟將於2023年施行碳邊境調整機制,企業界憂心忡忡。圖為煉油廠。(顏麟宇攝)

對於歐盟將於2023年施行碳邊境調整機制,企業界憂心忡忡。圖為煉油廠。(顏麟宇攝)

新冠肺炎與失控的碳排放有如大洪水來臨,為人類帶來毀滅,也帶來機會。展望未來的世界局勢,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未來有兩本護照很重要,第一本是疫苗護照,沒有疫苗護照,出不了國;另一本是碳排放護照,必須詳細記載碳足跡,才能做生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張安平上周在余紀忠基金會與環保署共同舉行的「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中指出,「工業化之後,企業只追求大量生產、效率,造成對天然資源的掠奪與破壞,人類製造大量溫室氣體,對地球造成傷害。我們必須反省。水泥是現代文明的融合劑,我們不能用以往的工業發展模式來過現代的生活形態,把所有問題留給下一代。我們有責任帶頭減碳,我們必須做,也做得到。」

《巴黎氣候協定》 讓台泥看到新藍海

全球195個國家於2015年在聯合國氣候峰會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台灣沒有加入聯合國,也未簽署,但張安平指出,「《巴黎氣候協定》是工業革命後新的地平線,台泥因為這個協定,看到了未來,看到了新藍海。」

水泥是工業部門第二大碳排放行業,台泥對碳中和問題無法迴避。台泥未來10年發展主軸,包括水泥、廢棄物處理、能源等。台泥7月完成收購歐洲儲能公司,成為全球儲能系統建置容量第4大公司。台泥董事會9月27日亦通過多項投資案,包括在和平、蘇澳廠區興建超大儲能系統,在高雄小港設立台灣第一座超級電池工廠,總金額222億元。

未來的社會可能脫碳嗎?張安平說,工業革命以前,人類的社會基本上是與碳脫鉤的。「2050淨零排放不僅關乎我們這一代,更絕對與下一代、下下一代息息相關。如果地球暖化,人類不見了,錢有何意義?」他也強調,股東們不能一味要求利潤極大化。

余紀忠基金會與環保署9月28日舉行「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邀請產官學座談。(余紀忠基金會提供)
余紀忠基金會與環保署9月28日舉行「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邀請產官學座談。(余紀忠基金會提供)

張安平質疑 Apple每年推新品刺激消費增加排碳

對於跨國品牌Apple宣布在2030達成碳中和,並要求供應鏈減碳,表面上看起來Apple帶頭減碳,但張安平提出質疑,Apple每年推出新款機型,刺激消費者購買更多的智慧手機,這樣的消費行為造成浪費,也產生更多的碳排放。這樣的消費行為形成很多浪費,也必須檢討。

對於歐盟將於2023年施行碳邊境調整機制,企業界憂心忡忡,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表示,許多中小企業主管對於如何減碳,不知所措,工總每天電話接不完。

歐盟施行碳關稅 預估美、日、中會跟進

歐盟一旦施行碳關稅,張安平認為,美、日、中國也會跟進推出,大企業一定要先做碳足跡,但是這項工作不容易。這不是今天決定做,明天就做得出來。他最擔心的是時間不夠。以台泥為例,已要求供應鏈廠商盤點碳足跡,每一包水泥都要標示碳足跡,花了15個月才做出來。

對於碳定價的施行方式,張安平指出,台泥在歐洲投資水泥廠,如果以碳交易與碳稅相比,5年下來,碳交易系統的減碳效果提升40%。因此,他比較支持建立碳交易系統。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中)在「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指出,因應歐盟施行碳關稅,大企業要開始盤點碳足跡。(余紀忠基金會提供)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中)在「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指出,因應歐盟施行碳關稅,大企業要開始盤點碳足跡。(余紀忠基金會提供)

面對國際要求減碳壓力,政府如何協助產業?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蕭代基指出,正確的策略讓產業面對國際競爭,可以創造經濟、環境與社會三贏,政府不應把企業擺在溫室裡呵護。以美國鋼鐵業為例,美國保護了10年,結果美國鋼鐵業的競爭力輸給日、德。台灣過去數十年也是走保護主義路線,應該改變。

台灣過去20年多減碳歷程 有如一筆爛賬

回顧過去20多年台灣的減碳歷程,有如一筆爛賬。《京都議定書》於1997年簽定,李登輝總統任內,1998年召開第一次能源會議。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前後參與了4次全國能源會議,從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總統時代,工業界對於要不要訂定明確減碳目標爭吵不休。20多年後,台灣的碳排放不減反增。

從過去舉行4次全國能源會議爭吵不休的歷程來看,李根政認為,台灣最大問題在於欠缺具體轉型路徑、配套措施和作法。

在國際壓力下,企業邁向低碳經濟,勢在必行。在台灣,如果政府僅是喊出口號,沒有具體作為,遲遲推不出碳定價政策,企業必須做好風險控管,學學台泥的作法,趕快盤點碳足跡,施行內部碳定價,準備好兩本護照,未來除了疫苗護照之外,還必須有碳排放護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錦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