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大腦如何「快篩」資訊?

2021-07-09 05:20

? 人氣

作者表示,近期媒體過度報導打疫苗,而假新聞在疫情期間也飆升到了前所未見的高點。示意圖。(資料照,顏麟宇攝)

作者表示,近期媒體過度報導打疫苗,而假新聞在疫情期間也飆升到了前所未見的高點。示意圖。(資料照,顏麟宇攝)

近期媒體過度報導打疫苗,身為讀傳播的人心裡十分有感,而假新聞在疫情期間也飆升到了前所未見的高點;有人說這是在人心惶惶時的認知作戰,因為恐懼是最好操弄人們的工具。不過這些政治因素,身為局外人肯定有資訊不對稱的情況;相反地,我更想多談的是在於真/假資訊之間,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將資訊「快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是近期最為媒體大肆報導的內容了「X X 市八旬老翁上午接種疫苗兩小時後發現在家身亡!」先把情緒大腦的機制關掉,其實這類的新聞甚麼內容也沒說,不過也正是因為甚麼也沒說才讓人有猜想的空間。我在內政部戶政司的人口統計資料中查了2017年到2020年75歲以上(含)的死亡資料(死亡按五齡組)分別為:

接種疫苗後死亡

2017年:94668 

2018年:94938 

2019年:96547 

2020年:95322

大約取一下每日的死亡人數是 260人/天(四年的每日死亡人數分別為:259人、260人、264人、261人;平均值為261人),也就是在沒有打疫苗的情況下,每天大概會有260位老人過世;排除老人們在睡夢中離去的自然死亡,其餘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顯示老人的死亡原因大多與慢性病、心血管疾病有所關聯(皆為前十大死因)。讓我們整理一下資訊,也就是「過去2017年到2020年間,每天大約有260名75歲以上(含)的老人因為慢性病、心血管疾病而死亡。」

讓我們再對照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的新聞稿,針對老人接種疫苗後而死亡的說明:

......又目前VAERS已收到25例接種 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AZ疫苗)後死亡之報告,其中20例發生在75歲以上長者,死亡個案絕大多數均為高齡長者且有慢性疾病;部分個案經司法相驗解剖後,初步死因與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病史相關,惟迄目前為止,尚未有死亡個案被判定為與疫苗相關......

將兩者對照之下,其實不難看出目前為止老人死亡率並沒有因為接種疫苗而有直接的變化;但是,人們對疫苗會有不理性的懼怕在於媒體的報導將「時序關係」與「因果關係」掛勾(另一方面當然是因為沒有這麼多人會去主動查證資訊)。如果某天早上我穿了新鞋出門馬上踩到大便,你並不會說是因為我穿新鞋所以踩到大便。

人類的大腦對於理性推論一直都不是很擅長,這是以色列裔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在他的著作《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提出的,喜歡快思的「系統一」以及擅於慢想的「系統二」;人類總是會受到系統一的不理性牽制,而擅於推論的系統二又總是姍姍來遲,導致了人類大腦天生就對於資訊會有不對稱的推理模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