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今日政策,明日弊案,政府投資與基金該節制!

2017-11-28 07:30
台灣面臨產業結構調整問題,政府希望加人新創投資,但由開發基金投資績效看,風險亦伴隨而來。(資料照片,蘇仲泓攝)
台灣面臨產業結構調整問題,政府希望加人新創投資,但由開發基金投資績效看,風險亦伴隨而來。(資料照片,蘇仲泓攝)

日前立法院預算中心公布一份國發基金投資創投的績效,坦白說,數字不是太好看─近4成的投資報酬率為負,如果把已清算或解散者列入,績效更差。看到這份成績單,蔡政府又極力擴張政府各種基金的投資力道與範圍,而慶富案更是正「熱鬧上演加映中」,政府其實該想的是:別搞到今日政策,成為明日弊案。

根據這份資料指出,國發基金投資創投事業尚在營運者有54家,其中21家年平均報酬率為負值,占比近4成;如果考慮全部投資過的73家創投事業,有19家是清算解散或尚待出售持股,那幾乎可以說失敗比率超過一半了。

這份成績單就現階段看當然不是非常好看,但其實還算是在「正常範圍」內;因為不論是創投、新創等,投資失敗率原本就高,是「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而且,國發基金的這份成績單仍可能變好─當然也有變壞的可能,因為,除非出場獲利了結、或倒閉清算認列損失,否則都有變數存在。

投資界都知道,不論是搞創投,或是直接投資新創事業,其風險原本就大;而且,投資績效要好,是需要相當強的專業。這個專業不是單純「選案」能力而已─國外著名的創投固然精於選案,但同時也有能力協助其所投資的新創公司作好公司經營、產品規劃、甚至介紹事業人脈網絡等。

從國發基金到其它各種政府基金、甚至公股行庫要搞的創投、天使基金等,有這個專業、有這種能力嗎?如果號稱國內最專業的國發基金的投資績效都只能如此,其它官營色彩的資金能更好嗎?

近幾年全球瘋新創,馬政府後期就著力拉抬新創,蔡政府上台後則更是風風火火,大力增加政府投入創投的能量。國發基金為此弄了什麼創業拔萃方案、創業天使計劃等等,形如散財童子般的到處投錢;以創業天使計劃而言,核准申請的計劃多達300多個,雖然每個計劃的金額不大,多在數百到數千萬元之譜,但這種天女散花式的投法,就是一付錢撒下去,是否回收就看機率運氣了,國發基金大概很難有餘力協助這些新創發展吧?

再如今年8月國發基金投資成立的「國家級投資公司」─台杉投資管理公司,找來綠營財經輩份高的吳榮義擔任董事長,準備結合官民資金,投資所謂的「5+2創新產業」。不必懷疑,這家國家級投資公司所募集的基金,重要來源必然是同為官股的公營企業要捧場。因此,台灣投資新創企業的資金,變成有高比例是來自有官方色彩的基金或機構。

但問題是,如果國際創投資金不論重點是在投歐美、拉美或中國、東南亞的新創,卻幾乎都是跳過台灣,顯然在這些國際級的創投眼中,台灣的新創事業有一些基本面的問題。這些問題,有可能在導入以官方資金為主的投資後,得到改善或甚至解決嗎?如果無法解決,這些官方色彩的資金,到底未來要「被吃掉」多少?納稅人需要、願意承擔嗎?

政府是以新創事業缺乏資金為由,所以要加大官方色彩的資金投入力道,但真實情況是台灣不缺資金,金融體系滿滿無處去的資金即為明證。這些資金都未流入那些號稱充滿創意、前景無限的新創事業中,是不是有一些問題存在?政府資金一馬當先投入,又要繳交多少「學費」?能得到多少效益?

政府更不能忽略的是台灣特殊的政治、社會環境。創投既然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如果能找來專業團隊,「長官」及各方政治勢力能尊重其專業運作,或許還有點可為之處。但問題是台灣對專業的尊重一直不夠,社會對政商關係也難以放心,一定會帶著有色眼光、甚至放大鏡檢視一切。政府要自己搞創投,原本的條件就不佳。

而台灣更是不乏政治凌駕專業、可運作的灰色空間─看看慶富案或許就知道台灣政壇的「運作空間」有多大。碰上「長官」交辦的投資案,或是民代施壓要求的案子,是要投還是不投?過去行政院開發基金時代,就曾發生過立委聯手施壓要開發基金投資的案例;甚至因為這些基金原本就是要「配合政策」,這個大帽子基本上就限縮了其靈活性與投資專業,被迫為了配合政策而投資,績效要好也難。 (相關報導: 國發基金效能不彰》預算中心: 直接投資民營事業逾3成連年虧損、2家每年各燒掉5億元 更多文章

投資新創失敗比例必然高,未來回頭檢視這些官方色彩資金的投資績效時,外界如何分辨那些失敗投資是屬正常風險,那些又是「政治干擾、人謀不臧」導致?還是一股腦全部打成弊案?政府應該節制,別再鋪天蓋地的拿官方色彩資金搞創投、弄新創,否則,今日政策恐成明日弊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幻象戰機失聯3周 今天開始打撈黑盒子 工作船已就定位
9歲女童嘔吐、腹痛就醫,竟是糖尿病!醫師:容易誤診腸胃炎,腹痛記得做血糖檢查
中美正在西太平洋打「暖戰」?美國軍事記者:我們可能輸掉戰爭
最寫實動畫濃縮台灣30年的無力感:為何小時候充滿夢想的我們,長大卻一事無成?
幾乎天天吃的醬油,你了解的可能不夠多!看到成分有這3種添加物,品質其實更好啊
結婚前早該知道的事》同時性高潮是不切實際的期待!這2個字才是性生活美滿的鑰匙
張斯綱觀點:個性決定命運—替蔣萬安想想
孔令信觀點:中梵VS.台梵 蔡政府能主動出擊化解危機嗎?
朱淑娟專欄:七股漁民反氣象雷達十年 何時才能遷走?
吳程遠觀點:從舊金山豎立慰安婦雕像,看蔡政府的台日友好
觀點投書:屬於我們的台灣夢
「跟婆婆吃飯,媳婦該付錢?」一個讓網友熱議的話題:晚輩付錢就等於孝順嗎?
閻紀宇專欄:強國召見、被迫辭職、等待搭救、周遊列國……一位國家領導人的苦兒流浪記
哥倫比亞和平協議一周年:諾貝爾和平獎都拿了,52年內戰創傷仍未結痂
觀點投書:看不到擔當見識與能力,馮世寬該下台了
觀點投書:內資外流、外資不來「五缺」而已嗎?
筆震觀點:覺醒青年的「覺」是覺醒還是睡覺?
觀點投書:「功德台灣」風波的反思
觀點投書:坐轎抬轎的差異,影響立法修法與施政
為何日本人連在家吃飯,都要一堆小盤子碟子?媽媽不怕洗碗嗎?這一切竟是長壽秘訣
天下秩序與強國人典範:《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選摘(1)
增加放假對經濟有助益?討七天假提案過關 內政部將研議回應
台大校長選舉》「讓新生找到自己興趣」 陳弱水:考慮大一不分系
台大校長選舉》「大學不是只培育技術人員」 王汎森:盼重塑台大精神
鄭文燦推桃園美食 石門活魚節抽黃金魚
陳歐珀、陳金德陪同 蔡英文低調訪宜蘭籲團結
文化殖民抑或經濟起飛?這個國家學中文的人口暴增十倍!
北檢不服「洩密案」判無罪,馬英九明將赴高院應訊
執政黨企圖限縮總統權力、包庇政客貪污 上萬名憤怒的羅馬尼亞人上街示威
北市動保處「零撲殺」破功?市府:關懷並尊重每一個被收容的毛小孩
廠商陽明山架天線「測試功能」 國軍雷達站機密資料全都錄
喜馬拉雅山脈邊緣的28間比丘尼庵:女佛教徒的精神家園
台灣羽球天后》戴資穎稱霸香港超羽賽,追平世界最佳紀錄
慶富獵雷艦案解約在即,「連利息都無法償還」,銀行團確定不展延還款期限
李明哲案明天宣判 李凈瑜赴中國探夫
國民黨市議員提名鼓勵新人 前青年團總團長提出青年參選「三種可能」
國軍人事異動 張捷接任總統府侍衛長,劉志斌轉任艦隊指揮官
廖蕙芳辭勞動部次長 世大運執行長蘇麗瓊接任
《絕命終結站》情節真實上演!賭城大屠殺全身而退,最後難逃車禍死劫
李明哲案將宣判 岳陽法院外戒備禁媒體拍照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曾被指控「不當性行為」的美國總統有哪些?
全球媒體一致盛讚!Mitsubishi Eclipse Cross今年最期待的跑格休旅車
英國王室又有喜事啦!哈利王子宣布訂婚 情定36歲美國演員梅根.馬克爾
全國客家藝文競賽 苗縣締造大滿貫榮耀
營造身障者宜居環境 中市將建全國首座身障運動中心
清大「金剛緯」完勝之姿 勇摘歐洲「金手套」拳賽桂冠
「藻間」解決廢水汙染 私大勇奪全國綠建築競賽金獎
爭取國民黨黨內提名 竹市長參選人卯勁兩天辦三場問政說明會
「吃火鍋是得來不易的幸福」創世基金會與火鍋業者合作 讓植物人享用平凡的溫暖
「取材偏頗、論點歪曲」南韓學者痛批《帝國的慰安婦》:毫無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