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內資外流、外資不來「五缺」而已嗎?

2017-11-28 06:00

? 人氣

蔡英文總統出席「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23屆年會」,看好台灣經濟發展,但實況真是如此嗎?(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總統出席「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23屆年會」,看好台灣經濟發展,但實況真是如此嗎?(總統府提供)

日前,央行公布第3季國際收支,金融帳淨流出169.3億美元,已連續29季淨流出,是史上最長淨流出紀錄,累計流出金額3,338.7億美元。資金持續外逃,是被什麼趕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經濟一直以來都是靠著對外貿易,也依賴外資帶來資金、管理、技術提升,並強化與國際的連結,更是目前台灣要突破薪資停滯、出口萎縮、產業轉型不可或缺的關鍵佈局。

然而,在「2017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當中,外資投入台灣的排名依然倒數,在63個接受評比的國家當中,「外人直接投資存量佔GDP比率」排名57, 「外人直接投資流量佔GDP比率」排名41,「政府投資誘因是否足以吸引外國投資人」排名48。這些年來政府努力拼經濟,但外資不但沒有搶著投資台灣,反而紛紛走避,是被什麼嚇到?

賴揆上任親自督軍拼經濟,要解決台灣產業「五缺」的問題,整頓招商中心,但是台灣投資動能不足,只是缺地、缺水、缺電、缺才及缺工嗎?

賦稅署副署長宋秀玲13日公開表示,希望國人在海外的資金能夠主動匯回,補報、補繳稅款,就可以免予處罰,並按最低稅負制的20%稅率課稅,並強調,2009年以前的海外所得是不課稅的。對此,有律師在媒體上呼籲 ,此種高官個人宣示保證沒事,並非正常法治國家應有的做法,應透過立法進行。一旦錢匯回來,依照國稅局過去的作法與法院的判決實務,就會碰到以下的狀況,目前已有一些苦主出現了。

一、國稅局要人民舉證這是8年前的所得。二、如果所得歸屬年度不明, 剩下唯一的防線就是主張並證明該匯回金流為外國來源所得,但可能越過最低稅負制的適用門檻。三、就算人民能證明該所得是外國來源所得,且沒有達到最低稅負制的適用門檻,國稅局仍會祭出其慣常使用的「實質課稅原則」,認為該海外金流、交易或資產,本該歸屬於國內公司或個人,進而要求補稅、處罰,甚至以違反商業會計法的理由,將人送入大牢 。

有網友回應說,官員又在騙人民,就算立法也沒用,用一紙解釋函令,最終還是要課稅及處罰。

這凸顯台灣稅捐稽徵的亂象,政府課稅向來恣意而為,人民不信任政府。財政部官員「嘴說」就當法律用,高官不識法治為何物,租稅赦免如此,課稅更是如此。

政府對外招商來台投資,被列為拼經濟的首要目標,但是外商來台投資卻日漸減少。一位專職協助日商來台投資的稅務律師,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近年來日商來台投資日漸減少,就是因為台灣稅制不透明。
他的很多客戶,當初是因為適用租稅優惠而來台投資,但在非常多冗長的行政程序裡,稅務員卻用暗藏在抽屜下的辦法或解釋函令,來阻擋外商的投資優惠,這些是在法規命令與法律中看不到的,讓這些日商來台設廠後,有種被政府坑了一把的感覺。政府一再的失去信用, 之後再有任何的租稅優惠立法,都很難吸引外商,甚至連本土的台灣廠商都不願意在台灣投資,這對國家是一個很大的傷害。

國稅局把課稅金額當績效,因為有獎金,什麼租稅優惠、租稅赦免,稅務官員都有辦法跳過,硬把錢從人民口袋挖出來。

台灣人的錢留不住,外資投資台灣全球排名倒數第七。這是讓台灣經濟倒退,年輕人找不到工作的元凶,這樣嚴重的情況,不是只有缺水、缺地等「五缺」的問題,還有稅制的「缺法治」、「缺正義」、「缺良心」。政府應該積極的建構一個讓人可以信賴的國家治理, 從官員的思維、法治的建立、稅制的正義進行改革。

課稅依法,不要喊價認養;稅制透明,讓企業有保障 。長久以來台灣的財經高官用「苛稅」削弱國家的經濟力,對國家財政都沒有前瞻性的考量。 我們國家的財政也「缺人才」,需要新思維來加速改革,尊重納稅者的人權,因為從古到今只有「藏富於民」才是不變的富國之道。

*作者為企業財務主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