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誰的人格更高尚?

2017-10-17 07:30

? 人氣

副總統陳建仁15日出席《貧窮人的台北》植樹儀式02。(朱冠諭攝)

副總統陳建仁15日出席《貧窮人的台北》植樹儀式02。(朱冠諭攝)

「哪裡有人被迫生活在赤貧中,哪裡的人權就被忽視、剝奪,團結起來使人權受到尊重,是我們神聖的義務。」─若瑟‧赫忍斯基神父

監察院副院長、人權委員會召集人孫大川,在「貧窮人的台北」活動中,引用了這段話,孫大川很多年來都低調地參與理解街友的活動,今年這個由二十多個團體發起的活動,大概是歷年「了解貧窮」活動中最盛大,除非在大安森林公園植樹象徵「團結」之外,也有夜宿公園、城市狹縫旅行團等,體會一夜無家真實的貧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宣言中說,「拒絕貧窮是普世人權志業」,然而,不能不悲傷或諷刺地認清:貧窮有時候是拒絕不了的真實處境,導致貧窮的個案與態樣這麼多,從大到歸結於資本主義之惡,小到化約為人生不努力,就像出席活動致詞的副總統陳建仁所言,過去貧窮被視為個人問題,但經過幾次經濟大蕭條之後,已經有許多人意識到「貧窮的問題是結構性的壓迫、是制度性的不公平、是剝削所造成的。」其實,個人的問題還是存在的,制度與結構的問題在於,能否提供公平與周全的制度,給有志脫貧者公平的機會?

篤信天主教並受封為騎士的陳建仁,他的宗教情懷,無庸置疑,他講話時台下有民眾高舉「沒有人是局外人」的標語毛巾,陳建仁特別脫稿感謝,表示這提醒大家,「世界上的人都是一體的,沒有人是局外人。」不過,我們不能不提醒副總統,當他照本宣科強調蔡政府「已經宣示」要建立健全的社會安全網,讓所有人得到最好的保護,將持續透過救護等方式保護弱勢族群、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實際上,除了「宣示」,看不出太多具體作為,副總統口中的「結構性壓迫」、「制度性不公」依舊存在,甚至可能更惡化。

2017-10-15-副總統陳建仁15日出席《貧窮人的台北》植樹儀式。(朱冠諭攝)
副總統陳建仁15日出席《貧窮人的台北》植樹儀式。(朱冠諭攝)

隨便舉例,就公平而言,蔡政府即將推出的稅改方案,能謂公平嗎?財經學者、中研院士的集體發聲,換來的是冷漠以對,甚至認為「只抓出股利分離的單一稅率26%就說圖利富人」,是不公道的說法。公道和公平可以是數字,也可以是人心,為稅改提出諍言的中研院士王平提一個極簡單的質疑,「我問你,憑什麼領薪水的人,就要比領股利的人多繳14%的稅;憑什麼存銀行的利息就得繳40%,買股票只要繳26%?」政府無人可以回應,翻來覆去談的都富人繳的稅是窮人的數百倍,這不是廢話嗎?為什麼要「累進稅率」?就是透過賦稅制度,創造一個比較公平的「人生而尊嚴」的可能。

資本主義為什麼不公平?為什麼抹不掉「剝削」的存在?因為這是一個錢滾錢利滾利的機制,從房地產到股票,都是不勞而獲或少勞而獲,唯一需要的就是錢,而不是努力,當然可能還需要一點投機的天賦或眼光。蔡政府若真如陳建仁所言,看到了「結構性的壓迫,制度性的不公」,請問蔡政府眼中是哪些制度出了問題?有沒有解決方案?改善時間表呢?

在這樣一個儀式性的場合提出扭曲結構、改變制度的政策,或許強人所難,也不是副總統的職權,陳建仁花了很多時間傳播天主的福音,這也不是問題,不過,當他說「對於貧窮的人,不僅關切他們所需要的,而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人格的提昇,與社會能夠合一…」,這就莫名其妙了,「人格」與「道德」都不是金錢可以量化,前面開場起手才講了貧窮非關個人道德,收尾卻要「提升」貧窮者的人格?

2017-10-15-副總統陳建仁15日出席《貧窮人的台北》植樹儀式,台下民眾高舉「沒有人是局外人」標語02。(朱冠諭攝)
副總統陳建仁15日出席《貧窮人的台北》植樹儀式,台下民眾高舉「沒有人是局外人」標語02。(朱冠諭攝)

所謂「竊銖者賊,竊國者侯」,竊國者的人格真比竊銖者更高尚嗎?街友的人格真的比不上廟堂上,只見政黨利益不見人民疾苦的眾公職嗎?露宿街頭是一人吃苦,與人無害,廟堂上以行惡政策或不行善政策就更文明嗎?除了衣裝畢挺,從他們口中吐出來的仇恨語言,也看不出文明之所在。

體驗貧窮、理解貧窮、關懷貧窮,都不必質疑,不過,當「貧窮人的台北」也形成「城市觀光」的時候,不能不更警覺地提醒:貧窮不是保育動物,貧民聚居區不是動物園,「觀光」不是關懷,旅遊不能改變,最重要的:旁觀他人的貧窮痛苦,人格並不更高尚。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