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雲觀點:三分鐘帶你看懂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融資困境

2017-10-17 06:30

? 人氣

政府不願意承擔更多責任,外資怕你玩假的不敢投入,本地銀行投入多了怕金管會出來監管風控問題,這樣的僵局如何化解呢?(資料照,呂紹煒攝)

政府不願意承擔更多責任,外資怕你玩假的不敢投入,本地銀行投入多了怕金管會出來監管風控問題,這樣的僵局如何化解呢?(資料照,呂紹煒攝)

上一篇文章《這麼多外資聚集在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為什麼還是發展不起來?》獲得很大的迴響,不懂風電發展的人說他們終於搞懂風電產業遇到的困境;已經是業內的人,尤其是外資,說他們終於搞懂臺灣的特殊國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牽涉的專業和領域非常廣,即使你在綠色產業工作,隔行如隔山,你也不見得能理解為什麼離岸風電和太陽光電的際遇差這麼多。因此,從現在開始,我會擔任「能源法律白話文運動」的翻譯官,長期駐點在綠學院,為你剖析能源相關法律中所存在的陷阱、機會與挑戰,助攻在綠色產業裡尋找機會的人、工作者、創業家。

風力發電為什麼拿不到碳權(圖/Juan Alberto Garcia Rivera@flickr)
風力發電(圖/Juan Alberto Garcia Rivera@flickr)

我會先由離岸風力發電產業開始,從融資、環評、遴選、國產化爭議等四個面向拆解這裡面的陷阱與機會,今天我們先來談最近最熱門、跟賺錢最有關的融資的面向。

風力發電機的建置成本非常高,一支5MW(百萬瓦)離岸風機造價高達8億元起跳,離岸風力發電機還有海事工程等等,這些都不是隨便叫一個綠色創業家今天開始去創業,三兩年就可以玩得起來的事業。這時候若政府說我國的能源政策將包含發展離岸風力發電,政府就必須扮演莊家的角色,進場降低業者的投資風險,讓投資人有信心,否則資金,尤其是外資,不會相信你是玩真的。

這麼大型的開發案,可以透過綠色融資或發綠色債券的方式,挹注到開發案的推動上,今年五月,首批綠色債券已在櫃買中心掛牌,四家搶得先機的發行人分別為凱基銀行、永豐銀行、中國信託銀行,以及玉山銀行,債券總發行金額逾新台幣51.7億元。但這樣靠民間的力量,就夠了嗎?

臺灣本土離岸風電業者,過去也早就長年奔走資金,並一直呼籲政府應該要推動相關之政策性融資與信保機制,協助業者取得相關資金。但是公聽會、說明會、研討會都已經開了累積幾百場,前後任政府卻還是一直將責任往外推,希望導入民間資金處理,即便中間協調公股銀行,偶有佳音,但一直看不到持續永續的承諾,所以大家都不相信你是玩真的。

這裡面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經濟部在規劃融資時,不停地跳針。為了避免承擔責任,經濟部把自己視為「協辦單位」的角色,一再將融資規劃,往外推:

1. 推給民間銀行或相關壽險業,希望透過柔性宣導勸導他們來加入。例如2016年三月初,國泰世華銀行完成首宗赤道原則規範離岸風電融資案,提供給我國第一個離岸風電投資案上緯公司關鍵的融資。經濟部就說,你看,民間就可以做,政府根本不需要介入

2. 推給金管會、行政院,認為應該要由金管會或行政院國發基金主導,我們經濟部層級不夠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雅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