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別教育是惡魔的傑作」女網傳奇名將恐同言論引眾怒 澳網同名球場恐不保

2017-06-06 11:50
17,801人氣
世界女網傳奇人物考特與娜拉提諾娃。(美聯社)
世界女網傳奇人物考特與娜拉提諾娃。(美聯社)

生涯共計拿下62座大滿貫、24座單打大滿貫冠軍的瑪格麗特・考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網傳奇。就連當今球后小威廉絲(23座女單大滿貫冠軍)也不得不甘拜下風,澳網公開賽的主辦場地墨爾本公園一號球場甚至命名為「瑪格麗特考特球場」。不過,這個稱呼可能即將走入歷史,因為考特上周發表的恐同言論涉及嚴重歧視,多名網球名將也忍不住跳出來呼籲球場易名。

「結婚權利根本不屬於同性戀」

現年74歲的考特(Margaret Court)對同性戀的反對立場早已不是新聞。考特較為激進的宗教立場,使得她將同性戀視為罪惡,自上世紀開始,凡政府涉及同性伴侶平等權的法案,考特都不忌諱公開表達反對立場。她甚至曾於2011年清楚地表示,同性伴侶「侵略似地要求根本不該屬於他們的結婚權」。

世界女網傳奇人物考特與娜拉提諾娃。(美聯社)
世界女網傳奇人物考特與娜拉提諾娃。(美聯社)

考特的立場,一路引來包括女網名將金恩夫人(Billie Jean King)、娜拉提洛娃(Martina Navratilova)和斯塔布斯(Rennae Stubbs)等人的批評,而甚至早在2012年就出現了要將「瑪格麗特・考特球場」(Margaret Court Arena)易名的呼聲,不過考特僅將抵制聲音打發為「政治的小把戲」(a political stunt)。

抗議澳航總裁聲援同婚 考特投書抵制

考特上周投書《西澳人報》(The West Australian),譴責澳洲航空(Qantas airlines)總裁喬伊斯(Alan Joyce)與多名高層連署聲援同性婚姻的行為。她在信中寫道,「我相信婚姻應如同聖經所記載的一樣,是一夫一妻的結合」此外,她也表示自己將以拒搭澳航來捍衛立場。

「跨性別教育就像納粹」?

考特5月29日接受基督教展望廣播電台(Vision Christian Radio)訪問時,更語出驚人地表示「網球界裡都是蕾絲邊」,她們「帶青少年去開趴」,並且教導他們性別流動的觀念(gender fluidity)。考特將此比喻為納粹和共產主義,「妳可以想著『噢,我是男生』,然後這觀念就會影響妳的情緒、情感和妳整個人。這就是邪惡之所在,這就是希特勒和共產注意做的事情:洗腦孩童。這是我們整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正在進行的陰謀,也就是對孩子洗腦。」

考特此次的評論引發許多網球選手杯葛,他們表示,若澳網不將「瑪格麗特考特球場」改名,他們將不願在此進行比賽。出櫃的荷蘭網球名將賀甘坎普(Richel Hogenkamp)在29日法網晉級受訪時表示,「我想,如果澳網可以把球場名字改掉的話,會是一件好事。因為我想,對於某些選手來說,站在那個以考特為名的球場上打比賽,實在不是很愉快。」 (相關報導: 「蔡英文家族將因愛滋新藥受惠」 ?不滿748號釋憲、反同網路謠言再起 更多文章

不過,考特在這場風波裡頭,倒也並非孤立無援。澳洲總理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即表態,認為球場不應該因為考特的個人發言而更變其紀念意義,「不管人們對考特的同婚立場是怎麼想的,她都是網球史上最棒的選手之一,況且她也有絕對的自由可以有這些立場、搭她想搭的航空。」滕博爾並強調,「『瑪格麗特考特球場』紀念的是那位網球名將瑪格麗特・考特。」

繼續觀看內容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北約再東擴》蒙特內哥羅成為第29個成員國 俄羅斯不爽:這是敵意舉動
林奕含事件後續》狼師條款遭曲解? 立委爆教育部要求隱藏教師學、經歷
為何鼻塞時更該來杯熱咖啡?耳鼻喉科醫師道出背後神奇效果,這3招超管用!
一生追隨楚懷王的屈原,真的是他的親密愛人?史書看真相,屈原又不是眼瞎了
預估減少120班!少子化持續衝擊 桃園市停辦國中教甄
為何日本的女僕咖啡店如此受歡迎?只要去過一次,就無法抵擋那樣的幸福感啊
養犯人一年要花227萬!加州管理囚犯成本創新高 美媒:念哈佛還比較便宜
這麼多人搶著進Google,絕不只因為高薪!台灣資深經理現身說法,道出「夢幻企業」內幕
為何台灣不快廢掉民國年、全面採用西元年?旅居芬蘭的他列3大論點,怒轟守舊體制
高溫可達34度!梅雨後迎來悶熱暑氣 彭啟明:下周鋒面可能南下
民生物資都在漲,鮮奶漲幅更創63個月新高
蘋果WWDC有啥新貨?iMac Pro、10.5吋iPad Pro、智慧音響HomePod報到!
BBC觀察:梅伊滿手好牌是否行將輸光?
「柯P擺明要讓市農會與北農對撞!」 地方人士直言:最受傷的會是小農
在京都打工換宿,實在太難忘!府城女孩分享精采工作日常,看完誰都想衝一發啦
北農總座人事難產 柯文哲堅持與綠抗衡 在打什麼算盤?
超越小泉純一郎!「回鍋首相」安倍晉三執政時間名列戰後第3位
死後遺體任老鷹啃!走訪亞洲5處「天葬」聖地,看見如今只求被啃光都難的驚悚真相
風評:羅智強成了映照蔡英文的魔鏡
卡達斷交危機 波斯灣如何走到這一步
大人與孩子之間是種「互賴」!電影《怪物的孩子》《終極追殺令》所領悟的哲理…
孔傑榮專文:北京錯估逮捕李明哲的後果
940萬人參加的激烈考驗 「亞洲最大高考工廠」今年產量:1萬五千名考生
張讚國觀點:當抽象的總統面對真實的台灣
朱淑娟專欄:高屏空污總量 原來是一場騙局
張宇韶觀點:現階段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的死角
閻紀宇專欄:當美國總統對恐怖攻擊幸災樂禍、見獵心喜的時候
觀點投書:一場梅雨釀成政治土石流,荒誕的台式民粹!
觀點投書:民進黨有什麼理由反對青年徵召制度?
日本名門整理術:東西要收到定點,收不了的就不留著!空間與東西的量不能任意增加
觀點投書:「一中各表」和「一中同表」能有共識嗎?
觀點投書:我們不該販賣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