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彭淮南過關,明年換誰擔?

2017-04-17 08:10

? 人氣

台灣未列名匯率操縱國,彭淮南通過任期內可能是最後一次的大考驗。(資料照片,陳明仁攝)

台灣未列名匯率操縱國,彭淮南通過任期內可能是最後一次的大考驗。(資料照片,陳明仁攝)

美國財政部公布匯率操縱國調查報告,台灣未列名─也就是說彭淮南央行總裁生涯的「最後一役」順利過關;不過台灣仍名列監控名單,明年此時,要換誰面對這個問題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財政部14日公布針對主要貿易夥伴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結果有點像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那些曾被多次被美方點名的國家,在報告中都認為其未操縱貨幣匯率以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不過,這些國家被列入監控名單中─包括中國、日本、南韓、台灣、德國、瑞士被列入匯率政策監控名單。

去年川普競選期間,台灣是被川普點名列入他口中「搶美國人工作」的國家之列。其邏輯基本上就是這些國家運用不公平的手段,增加其對美的出口,這是「搶美國人工作」;所謂不公平手段最重要的就是指壓低匯率以提升出口品競爭力,而反映在數據上就是這些國家對美享有高額貿易順差(相對的就是美國對這些國家有高額的貿易逆差)。如果被美國政府認定為匯率操縱國,就要面對美國政府祭出包括懲罰性高關稅等各種貿易報復手段。

也因此,雖然衡諸客觀事實,台灣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的機會不大,但在結果公布前,央行還是謹慎又緊張;除了提供資料、加強與美方溝通、多次對外澄清外,最重要的是央行減少對外匯市場的干預與作價到幾乎「暫時消失」的地步。

央行十多年來的匯率政策主軸,一直是偏弱勢、挺出口的匯率政策;雖然彭淮南治下的央行,操作匯率較過去歷任總裁靈活,會不斷根據市場情況調整、改變,從來不死守任何價位,但也明顯從未偏離弱勢台幣的主軸。過去在台幣升值時段,央行時常喜歡玩「尾盤作價」、把台幣匯率打下去的遊戲。雖然有人認為央行這種作法實質意義不大,不過,作為台灣這種小型外匯市場中「最大的參與者」、同時更是管理者的角色,央行確實可藉著這種尾盤作價方式,向市場「宣示主權」兼傳達央行容忍價位。

不過,在美國的匯率操縱國名單公布的壓力下,央行在匯市中的身影確實是變淡;去年底台幣匯率在32.3左右,今年一路升到30.1左右,每天的震盪與升值空間變大。《路透》3月時就引用某位央行官員的說法表示,匯率走勢與央行減少干預匯市有直接關聯,「央行希望向美國傳達一個訊息:央行沒有操縱新台幣」;《華爾街日報》也說台灣已減少單向干預匯率,以避免川普政府更嚴格檢視。

至於中國未被列入名單中,似乎違背更打臉川普之前說的「中國是匯率操縱國的總冠軍」,但其實也不是太意外。一來如把中國正式定名為匯率操縱國,接續的動作就是貿易報復動作,但與中國這種大國打貿易戰,結果必然是傷敵10分、自傷7分,未必划算;二來川習會中已給出「百日計劃」化解中美貿易逆差的承諾,某個角度而言是中國已經退讓;三來人民幣匯率近2年來的情況,其實是官方在力阻人民幣貶值,而不是蓄意壓低匯率,《紐約時報》就稱現在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為時已晚」,「早該如此作」,但現在列入則顯得「荒謬」。

不過,對那些名列監控名單內的國家而言,未來1年就是要「準備考試」,到明年4月再交成績單;中國已經要以「百日計劃」與美國搓商洽商,德國繼續藏在歐元底下,日本作為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邦,其實也不必擔心真被列入黑名單的問題。

而對台灣而言,這次未被列名,央行可鬆了一口氣;至於接下來央行是恢復原有的作價干預方式,還是會放鬆、放寬、減少干預,倒是值得觀察,如果是後者,台灣的企業就要準備「斷奶」,別再靠央行的「穩定匯率」、「弱勢台幣」來去除匯兌風險、提高出口競爭力。

己公開表示不續任的彭淮南任期到明年2月,雖然近來業界又有耳語、揣測說彭其實也有可能再續任一次,但以彭淮南的作風,當不會續任,因此這次或許也是彭淮南最後一場大考驗。當明年美國再度揚起匯率操縱國這把刀時,台灣應該已經有一位新的央行總裁,誰能接位,屆時如何因應,是否能再次順利過關,值得密切觀察。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