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物語:為了魚蛋也要「硬頂上」

2014-07-16 17:07

? 人氣

四年前廣州的撐粵語遊行。(取自維基百科)

四年前廣州的撐粵語遊行。(取自維基百科)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16日開幕,儘管近年來書展「強碰」颱風的機率實在有點高,但今年的強颱雷馬遜,威力顯然遠不如自北京一路南襲的冷高壓。一片政治陰霾中,不但佔中主張、西藏人權等禁忌主題成為焦點,一本由40位香港名人共同執筆,反對以普通話教中文的文集《香港粵語硬頂上》,格外引人注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一次聽說「硬頂上」這個詞,是明末抗清名將袁崇煥立在故鄉東莞的碉像,底座刻著他傳說中的金句「掉哪媽!硬頂上!」這話的原意當然是粗口,但敬佩袁崇煥的人,愛的也正是他這份鐵錚錚的真性情。

不料這行字在2010廣州亞運前被莫名鑿去,同時傳出廣東省政府決議從電視節目開始推行「全普通話」政策,當地民眾赫然發現偷走袁崇煥金句的兇手,竟是東莞政府。群情激憤之下,上千人走上街頭「撐粵語」,「硬頂上」也因此成為捍衛粵語的代表口號。

當年中國政府的「廢粵」行動未能貫徹,然而就在香港「佔中」運動餘波盪漾,京港關係因普選爭議日益緊張之際,竟又傳出廣東政府再次下令,當地電視新聞將全面改以普通話播報。不僅廣東民眾震驚憤怒,正因為港府在中學推動使用普通話教授中文而展開激辯的香港社會,更明確感到粵語文化正受到北京政治侵蝕的迫切危機。

粵人與港人對「廢粵」政策的激烈反應,看在台灣人眼裡應該並不陌生。不少五、六年級生或許還記得,過去在小學裡曾有說一句台語罰五元的規定,還有每年一定舉行的國語文競賽,不斷形塑著「說標準國語才是好學生」的奇怪觀念;更別提在更久以前,還有台語節目設有時段及時數限制的規定。

這些「鼓勵」民眾捨棄母語,而以「國語」為美的政策,其用意正如經常被引用的希特勒名言:「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要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要先消滅承載它的語言;而要消滅那語言,就先從他們的學校裡下手。」

21世紀了,或許很難相信中國會用這種方法防止香港萌生自主意識,更難理解北京會對國內一省的廣東採取這種政策。然而回想幾十年以來,北京政府的西藏政策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就是藉由全面實施漢語教學,讓西藏信仰和文化隨著藏文走向衰亡,便能了解語言控制正是最有效的文化謀殺。

江湖傳說,廣東之所以決意「廢粵」,是因為粵語的「習總」聽起來像「雜種」。但對粵語族群來說,不管聽起來像什麼,國家領導人只能是習總,但魚蛋被迫改名叫魚肉丸子、巴士硬要叫做公交車、甜品店只能賣草莓不能賣士多啤梨,卻是從精神上奪走眾人的日常生活。

既然北京為了防止雜種而必須消滅魚蛋,粵語族群為了留住屬於自己的聲音,更為了無可取代的文化記憶,只能選擇為魚蛋而「硬頂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