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一觀點:蔣偉寧可以拖多久不辭職?

2014-07-14 09:35

? 人氣

教育部長蔣偉寧幾番澄清說明,對捲入國際期刊論文風暴既不請辭也不認錯。(資料照,余志偉攝)

教育部長蔣偉寧幾番澄清說明,對捲入國際期刊論文風暴既不請辭也不認錯。(資料照,余志偉攝)

我三月初自閣員卸任,五月下旬開始提筆寫專欄。由於內閣三年諸多內情知悉不少,因此下筆撰文總是比旁人多了些顧慮。幾經思考,我自己訂下了三個準則:一、為文儘量不要批評老同事閣員其人其事;畢竟同僚一場,能不留下疙瘩就不留疙瘩。二、自己在任時就已經參與討論的政策,即使現在仍舊有許多不同想法,也不出異聲,否則若要解釋「當初為何沒講清楚」,難免越扯越複雜。三、年近還曆,總是儘量慈眉善目,下筆時對於官員所受限制與侷限,多所包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上都是準則,但是所有的準則都有例外;如果一個政策搞到天怒人怨還要噤聲不語,那就連做公民都不夠格了。今天,我就要對十二年國教的首長責任,做些評論。

上個週末,教育部長拼命向記者解釋,他對論文造假事前「不知情」。但是蔣偉寧顯然搞不清楚政務官的責任界定:政務官知不知情是一回事,有沒有責任是另外一回事。蘇澳外海沈船,當年蔣彥士難道事前知情?颱風來襲死亡數百民眾,行政院長難道事前知情?不知情的造假論文,無論如何是個汚點;蔣偉寧對這件事該負的責任,是道德操守面的。然而即使沒有這個論文造假案,我認為他也早該為十二年國教政策負責下台。

最近幾週,因為國中升高中會考與選填志願爭議,而使得數十萬考生與家長怨忿不滿。自十二年國教開始推動至今,外界批評無日無之。如何免試、如何免費、如何分發、幾次考試、特招比例、會考特招區分、課綱如何、配套如何,這些都牽動十二年國教的成敗。要推十二年國教,一定是要對前述所有面向,有一以貫之的理念統整,將整個教育方案與改革方向內化為自己的思考,然後才能鋪陳策略、研議推動步驟。

但是台灣有不少亂象,都完全跳過了前述的內化思考與策略鋪陳。社會上總是有些汲汲要當官的人,即使理念零蛋,也敢接下重任。通常,這些人當官之後唯一之所思所想,就是「貫徹長官意旨、避免中箭落馬」。

讀者也許會問:公務員貫徹長官命令,不是天經地義嗎?未必盡然;對於政務官而言,這「服從貫徹」的邏輯通常更要加上些條件。所有中華民國官員大概多少都經受過民意代表、民選首長直接間接的施壓。這些壓力,往往是先傳給政府首長,首長再技巧性地轉達給下層官員。在形式上,官員也可以說那是「長官的命令」。但是如果這些狗屁倒灶的命令一個個都要去認真貫徹,那麼台灣人民早就哀鴻遍野、政府早就關門大吉了。

政府官員真正的老闆是台灣的土地人民;如果面對一個明顯不知所云、規劃粗疏的錯誤政策,那麼政務官或則該極力勸阻、或則該修正諫言、或則坦言難以達成。如果盡了以上諸多努力之後還是與自己的理念有重大差距,政務官更是可以掛冠求去。任何一位政府首長若是有一項政策搞到數十萬人民憤懣不平,或是所有輿論一致撻伐,那麼他早就該自己下台一鞠躬了。若是弄到好多家媒體以社論要求下台負責,卻依然猶豫,以為可以躲過風頭,那就不只是責任問題,而是格調問題了。即使有大老闆「力挺」、有政壇幫派首領不分青紅皂白地維護,硬拖著不辭職,也改變不了人民與社會的觀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