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太陽能做不起來?從事綠色產業8年的她,提出3點建議

2017-02-20 15:13

? 人氣

過去的七八年時間,我在綠色產業裡工作,參加、甚至主辦過大大小小的綠色經濟議題相關活動,我在綠建築的領域,以一個旁觀者的身分,看著太陽能光電產業和LED產業從蓬勃、極盛、泡沫到回歸日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幾乎所有我認識的綠色產業工作者,都是非常有自信的理念型人才,每次這類的活動結束時,所有人都會熱血地互相勉勵「台灣有我們這些人繼續堅持下去就有希望」,相信自己真的在做一件對的事情。

但是弄了老半天,我們綠色產業還是這麼小,出了這個家門,外面沒人重視我們,人們寧可花大量的時間玩寶可夢,覺得去找一個遊戲產業的工作,更有吸引力。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如果我們真的是在做一件對的事情,為什麼我們在主流社會裡還是這麼無關緊要?

許多產業前輩跟我說,這是因為政策和法令限制住綠色產業的發展;許多環境運動者跟我說,這是因為大多數的企業只重視利潤,生產破壞環境的商品,不顧後代子孫;更有許多環境教育者跟我分享國內環境教育的匱乏,一般人幾乎沒有接受過系統性的生態學養成教育。

這每一個原因都是日積月累而成,我自己也掙扎在這些結構性的問題,但我想,如果我們這些這麼堅持走在實踐永續道路上的創業家及工作者,真的相信綠色產業是下一個二十年台灣最關鍵的產業轉型重點,那我們得徹底檢討我們過去把什麼樣的信念和期待放進綠色事業和工作中,哪些有效、哪些沒效,並從我們自己開始改變。

誰都知道改變要從自己開始,但要從哪裡開始呢?

簡單說,搞定三件事就可以把綠色企業做大,

1. 用全新的邏輯做綠色行銷。
2. 用投資的角度建立高感度綠色人才團隊。
3. 用平等學習的態度和資本打交道。

這不就是行銷、人才、財務,難道我不會嗎?你可能這樣想。

確實,我不在你的位置,也不具備你的領域專業能力,說三道四,實在不尊重人。

有意思的是,正因為我不在你的位置,我才有機會看到你看不到的東西,而且為了不要只有個人觀點,我們綠學院找來一大群的綠色帶路人,他們是在綠色產業中,具豐富實務經驗的專家、創業家、經營者與行動者,這群人是綠色產業演化的變異,他們將在接下來的時間,圍繞著綠色行銷、人才、財務三個主題,分享他們的系統性觀點。

我們會特別著重在提供綠色新創事業,或是想要轉型到綠色的中小企業具體的實踐方法與經營指南,涵蓋的領域包括建築、能源、材料、回收及再生資源、運輸、農業、食品及用品、水資源、服務等,並與你分享綠色產業最新的趨勢及商機。

人類學習從自然生態的永續發展角度來思考企業的根本價值,也不過是幾十年的事情,所以你最不應該期待的是認為這裡可以找到萬靈丹,但若你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你可以辨識我們這些帶路人的腳印,省下許多試誤的時間。

透過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所有的企業終將成為綠色企業,他們提供的產品或服務都能有效率地使用能源或資源,讓碳排放與經濟成長脫鉤,也許也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只要你願意。

作者介紹│楊雅雲

受到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啟發,2009年大跨度轉行到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領導莫拉克風災校園重建—那瑪夏民權國小重建工作。擅長融合營利型公司與非營利組織的強項,將設計思考、行銷溝通與環境效益三個領域跨界整合,2014年創辦綠學院,成為綠色產業的製作人,著有《綠領建築師教你設計好房子》一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綠學院(原標題:【綠色帶路人的心底話專欄 】 給下一代企業的備忘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