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國國勢衰而不潰 臺灣需要韜光養晦

2016-12-15 06:30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指出自己日前接聽蔡英文的來電並無不妥,又認為中國在多個議題上對美國的態度不見得合作,質疑國家未來是否應受「一個中國」的政治論述約束。(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指出自己日前接聽蔡英文的來電並無不妥,又認為中國在多個議題上對美國的態度不見得合作,質疑國家未來是否應受「一個中國」的政治論述約束。(資料照,美聯社)

川普再次語出驚人,在接受霍士新聞(Fox News)訪問時指,自己日前接聽蔡英文的來電並無不妥,又認為中國在多個議題上對美國的態度不見得合作,質疑國家未來是否應受「一個中國」的政治論述約束。德國多份傳媒表示,川普不按常規出牌,已使中國陷入了防禦一端。美國媒體有見及此,亦開始對之稱讚有加。整件事件來得如此突然,臺灣再度成為國際焦點。

大陸不滿蔡英文有關「九二共識」的表態

總統蔡英文在2016國慶大典發表演說。(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履任後,大陸就對她甚感不滿,認為她沒有果斷承認「九二共識」,於是對之頻頻給予警告。(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履任後,大陸就對她甚感不滿,認為她沒有果斷承認「九二共識」,於是對之頻頻給予警告。上月,香港執法人員在貨櫃碼頭「查獲」九輛裝甲運兵車,經新加坡官方確認,實為於臺灣訓練後運送回國的軍備。事件備受香港市民關注,當地通訊社「傳真社」引述消息人士指,貨櫃輪船在抵港前先路經廈門的碼頭,當時大陸的港口人員一早發現船上載有軍火,惟無即時處理,而是通報香港海關,後者於是採取行動。值得細嚼乃外交部耿爽回應事件的言論:「中國政府一貫堅決反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與台灣地區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包括軍事交流與合作。我們要求新加坡政府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新加坡故然遭殃,但箭頭明顯對準臺灣。然而,借新加坡含沙射影絕非中國對蔡英文施壓的首例。中國先是在她上任不久後停止官方的交流,又阻礙臺灣參與國際會議或發表演說,並利用「藍營旅遊團」和「習洪會」作離間,更發言「嚴打台獨商人」,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及巨大機械董事長劉金標於近日疑因此婉謝出任資政。不能否認,臺灣的生存空間,除了連繫於美國的國勢,也與中國的國力有關。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川普連續挑起敏感神經 大陸冷靜?台灣竊喜? 更多文章

鄧小平 軍裝
鄧小平等人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提倡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勢如破竹,有關數據節節上升。(資料照)

迄二○○一年美籍華裔律師章家敦出版《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不少政經界人士都揣測中國「到底可以強盛多久」。有人對中國發展遠景仍感樂觀,當然持悲觀態度者亦不乏。不過,即使「中國崩潰論」在二○一二年的《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被列為十大最糟預測之一,猶記得上年三月中國兩會期間,美國著名漢學家沈大衛在《華爾街日報》撰寫文章〈中國即將分崩離析〉(The Coming Chinese Crackup),仍瞬間引起國際輿論界的注意。的確,自從鄧小平等人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提倡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勢如破竹,有關數據節節上升。然而,這種「讓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方針卻加劇了貧富懸殊,還有不建全制度所導致的人口老化、環境污染、貪腐文化、外資流失等種種問題,加上全球需求下降,中國似乎陷入盛極而衰的窘況。這令人憶起清代的乾隆。那時皇帝對着外國使節,意氣風發,在敕諭直言:「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但不到數十年,天朝就被西方國家恃强凌弱了。《周易‧象傳》有云:「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清朝衰敗之快,正好提醒今日的中國政府,不要因為一時風光,就咄咄逼人。所謂浮雲世態,政局的潮漲潮落,變化莫測。那麼,展望臺灣的未來,其生存空間會否隨着中國的轉弱,和川普近日親臺的態度而變得樂觀?又未必。

繼續觀看內容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公投法》門檻下修有共識 綠憂挑動兩岸敏感神經
邱坤良專欄:劇場因何而建? 官僚結構與文化菁英的大都會迷戀
石之瑜專文:台灣為何回歸殖民性?
胡一天專欄:區塊鏈上的運動競技史
觀點投書:桃園捷運公司和鄭市長似乎都太過激了點
觀點投書:培育「鐵路技職人才」,進昇軌道產業競爭力
觀點投書: 黨產會的荒謬與猖狂
放棄百萬年薪去種田,有什麼了不起?這種「勵志」故事,反映台灣最可怕價值觀
經濟學家與公共知識份子傅利曼-《自由的選擇》選摘(1)
敘利亞內戰》阿勒坡停火破局、屠殺再起 平民留下心碎遺言:希望世人記得我們
家人反對連任 柯文哲:媽媽希望我回去當醫生
中國崛起,區域更型脆弱 日本議員:我們必須讓美國知道
前AIT主席敬告美國準總統川普:把台灣當成商品與籌碼,很不道德
獨家》川蔡通話後,蔡英文核心幕僚詹志宏低調赴美溝通
農業公費專班明年提高至200人 曹啟鴻:不是要解決農業缺工
13年來第一次 101煙火減半、結合燈光秀「點亮台灣」
這叫「以身作則」?杜特蒂自爆:我當市長時曾親手殺掉毒蟲
資深媒體人傅達仁陳情「安樂死」 總統府今正式回函
拒日核食輸台,郝龍斌:用公投讓政府低頭
英國20年來影響最大的鐵路罷工!不滿公司提高工作量 逾千駕駛罷工48小時
提升寬頻人權!光世代未來3年調降幅度 不得低於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