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那些台灣被扼殺的人才:50年前他為畫畫屢遭記過,一部片拍下他無悔的藝術夢

2016-10-31 08:30

? 人氣

「我的第一本繪本是父親拿給我的《小木船上岸》。它對我的人生帶來很大的影響。」這是一個奇幻故事,述說小男孩與他的木船之間的關係,最後男孩乘著這艘木船,到了近似理想國的神秘世界旅行……

本次專訪的對象,拍攝《童夢》紀錄片的賴俊羽導演,娓娓的說著當初從父親手中拿到的繪本,如何啟發他對於藝術的興趣,又如何影響他決定以呂游銘老師,獻身繪畫創作的故事為主線,拍下《童夢》這部紀錄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賴導演說,這部片的男孩自此,著根在他的心裡。他覺得那個主角男孩某種層面,就好像許多懷抱夢想,但難以在現實環境中實踐的台灣人一樣,用一輩子去尋覓停泊的港灣。賴導演說他來自萬華,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這個地方總是受到不少刻板印象,所以他想找萬華當地的故事,執著於經營夢想的故事,來當作電影素材,到處尋找後找上了父親的朋友,也就是此部電影的主角,呂游銘老師。

「彷彿就想命中註定一樣。」隔了三十年,賴導演才知道當初拿《小木船上岸》給父親的友人就是這本繪本的作者,呂游銘老師。這次的重逢,也讓賴導演找到了最貼近心中預設《童夢》影片的故事,呂游銘老師義無反顧,獻身於藝術夢想的一生。

在台灣社會,不是人人都能擇己所愛

賴導演提到,台灣社會一向推崇士大夫階級,以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成長的過程,導演也一直感受到社會氛圍的壓力,「如果不是在高中拍畢業紀錄片,遇到鼓勵我走這條路的老師,大概今天也不會當紀錄片導演了。」然而比起現在,呂游銘老師所生活的五零年代,社會風氣用更甚之,所以賴導演用呂老師當時所受的遭遇,來呈現給觀眾看環境所造成的壓迫。

呂老師生長在對於藝術創作極不重視的六零年代,從小學開始就或多或少地受到環境與社會認知所剝奪,在初中這個創造力與想法最斑斕的年紀,就曾因畫作主題不被當時保守的學校風氣認可,而被一而再再而三的記過,慢慢被剝奪了創作自由,埋下了呂老師心中對繪畫一體兩面的執著與畏懼。

到復興美工畢業後,當年的台灣,不適合「非主流科班」出身的人,以純藝術「畫家」當作終身的志業,只能接受與自身理念不盡相同,商業色彩較接近的設計工作。然而,一個嚮往自由與恣意創作的藝術家,最終受不了心靈的禁錮,選擇出走美國,追求他已生俱來的繪畫天賦。

紀錄片《童夢》劇照。(圖/Vstory提供)
紀錄片《童夢》劇照。(圖/Vstory提供)

渴望歸屬的追夢畫家

拍攝影片的這幾年,賴導演眼中所見的呂老師,在他內斂且看似不在乎世俗觀感的外表下,總帶著一絲悲傷與壓抑,相處久了才知道呂老師這些幽微的情緒,來自於童年那些記憶,關於夢想在求學時代,被環境剝蝕所留下的陰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