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命運的鎖鍊—《斬經堂》劇場殘酷嗎?

2019-08-08 05:40

? 人氣

六、什麼心情看《斬經堂》?

國光兩度推出禁戲系列的意義是「跟禁忌的年代告別」,並告訴觀眾:戒嚴時期曾經有這樣的禁戲?但我也很好奇,演員演戲、觀眾看戲會有什麼樣的情緒?特別是《斬經堂》,是要突顯這齣戲的荒謬性,作教育劇場負面「示範」演出?還是要演員盡情地扮演好精神近乎分裂的角色?或「平常心」表演觀賞戲文與唱工、身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昔日禁戲已成明日黃花,自動解禁,當初被禁的理由也荒謬可笑,《斬經堂》被非議的「癥結」不在哪段情節、唱詞不妥,而是整齣戲的主題,舊本(包括麒麟本)最殘忍的畫面是公主自刎後,吳漢狠著心腸將頭割下,「托首級上,隱(飲)泣拭淚」。

吳漢與公主兩人同哭,這段【二黃快三眼】特別有韻味。(作者提供)
吳漢與公主兩人同哭,這段【二黃快三眼】特別有韻味。(國光劇團提供)

希臘悲劇裡不乏殘酷的人倫慘劇:伊底帕斯殺父娶母,王后羞愧自殺,在驚恐悔恨之下,伊底帕斯刺瞎了雙眼,自我放逐,這齣《伊底帕斯王》被亞里斯多德譽為十全十美的悲劇。《美狄亞》也是劇場常演的希臘悲劇:美狄亞因愛殺弟及兩名稚子,殘酷情節有如樊梨花因薛丁山而弒殺父兄,其未婚夫楊藩被斬首,一股怨氣沖入樊梨花懷裡,後來生下薛剛,元宵大鬧花燈,致薛丁山滿門抄斬……。

東西方對劇場評價標準有異,希臘悲劇成為歐洲藝術創作的源頭,作為劇場悲憫、洗滌人心的一種療癒。傳統京劇著重唱作與妝扮,敘事性劇情線性衍進,較少角色個性與心理的刻畫。「吳漢殺妻」劇情跌宕起伏,這齣戲不像希臘悲劇一樣,被看作偉大的作品或具高貴的情操。作為一齣傳統劇目,凸顯的是愚忠愚孝的封建觀念,以今人的眼光,近乎驚悚,然而亦無禁演的必要。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