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偉觀點:台灣人的被殖民情結,該如何言說這段不久前的歷史

2019-06-23 07:10

? 人氣

作者說,在有了呼喊叫喚的基本自由以後,如何描述在台灣史上關鍵這51年的歷史呢?(資料照,盧逸峰攝)

作者說,在有了呼喊叫喚的基本自由以後,如何描述在台灣史上關鍵這51年的歷史呢?(資料照,盧逸峰攝)

在過去三年蔡英文政府執政時期,中日台東北亞三角關係出現了極為微妙的變化。光是如何稱呼那個大時代,日治變成主流,日據這個字眼開始變為政治不正確。戰後隨著政權的改變,開始獲得陸續現代國家的國民應有的各種權利。例如1946年光復後第一次的台灣公職選舉,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舉行各鄉鎮市市民代表與里長等基層公職人員普選,是臺灣第一次的普選,進入臺灣的民主時代,約240萬宣誓公民參與選舉。在有了呼喊叫喚的基本自由以後,如何描述在台灣史上關鍵這51年的歷史,台灣文學在這個部分交出的成績單不多。還在世的作家中,鍾肇政的相關著作,相當大程度上填補了這個空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插天山之歌》是鍾肇政在青年時期剛踏上寫作之路時就有意寫一部紀錄臺彎人歷史的大書,其中的最後一部。前後耗費十年光陰寫就《沉淪》、《滄溟行》以及《插天山之歌》三部書,合稱為《臺灣人三部曲》。在《臺灣人三部曲》中,鍾肇政將日本據台五十年歷史分為初、中、末葉,以他自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以刻劃一個家族發展的歷史來透視臺灣社會,印證一個時代。

客家文學大老鍾肇政,出席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蔣絜安委員宣誓就職典禮。(陳明仁攝)
客家文學大老鍾肇政。(資料照,陳明仁攝)

本書的時代背景為日據台灣殖民地時代末期的1943年開始,當時美日太平洋戰爭正激烈進行中,這預告著台灣即將因為這場戰爭而面對一個全新的時代。故事從一個原本已經擁有日本高等學位、柔道高手的身份,抱著高遠的理想而回台的青年,男主角陸志驤開始。由於戰況急轉直下,日本當局加強內部彈壓,對台灣進行嚴密思想管制,陸志驤開始思考自己與台灣未來獨立自主的命運。

雖然帝國與軍部的新聞封鎖十分嚴密,陸志驤根據廣播收聽到的資訊判斷,戰情發展已經對日本帝國極為不利。因此計畫他回來台灣組織民眾抗日,抓住這個脫離日本帝國殖民統治的良機。不料所乘船隻在途中遭美國潛艇擊沉落海,他與太洋展開搏鬥,竟然大難不死,僥倖上岸回到故鄉。

而當時日本殖民政府控制森嚴,陸志驤在如此惡劣的情勢下不但沒有活動的餘地,卻因行蹤與意圖曝光,更在尾隨來台的日本特高桂木的追緝下,在家族掩護下展開逃亡生涯。為了躲密日本挾綿密戶籍制度編成的羅網,陸志驤在故鄉待不下去,最後只得逃到深山中,開始漫長而寂寞的旅程。

為了要安排青年陸志驤與這塊土地有更深刻的連結,他從向在地農民學習農事,如鋸木、拖木馬、釣香魚、鉤驢鰻來養活自己,而獲得農民、原住民高度的讚賞。也獲得象徵台灣土地之母,堅強的奔妹青睞,和其他人一樣在困境中爭取生存和自由,靜靜地等待屬於全台灣的黎明來臨。

2003年這部小說改編同名電影《插天山之歌》。用影像描寫二戰末期知識份子所受的壓迫和抵抗。陸志驤在戰亂流離中逃亡、歷練、歸返原鄉的過程,收穫成遠比文字更震撼人心的畫面。影片展現大時代中小人物的生存意志和對理想的堅持、人性的細微層面和人文關懷。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宗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